[实用新型]一种真无线耳机电路、真无线耳机及真无线耳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71761.6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2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童伟峰;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5/033;H04R3/00;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夏东栋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耳机 电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无线耳机电路、真无线耳机及真无线耳机装置,真无线耳机电路包括:行动热点模块,用于与智能电子设备通信,和接收智能电子设备的音频信号;蓝牙模块,用于与智能电子设备通信,和接收智能电子设备的音频信号;通话处理模块,其用于向蓝牙模块传输数字信号和接收来自蓝牙模块的数字信号;普通品质音乐解压缩模块,其用于接收来自蓝牙模块的数字信号;高品质音乐解压缩模块,其用于接收来自行动热点模块的数字信号;音频处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数模转换模块;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电路能够通过连接两个智能设备,实现高品质音乐、普通品质音乐以及通话根据需求对应播放或通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无线耳机电路、真无线耳机及真无线耳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耳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传统的有线耳机通过导线连接智能设备(比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这会限制佩戴者的行动,尤其在运动场合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同时,耳机线的缠绕和拉扯,以及听诊器效应都影响用户体验。
普通蓝牙耳机取消了耳机和智能设备之间的连线,但左右耳之间仍然存在连线,使用起来仍然存在诸多不便。
此外,现有的真无线立体声耳机,是通过蓝牙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例如,能够接收音乐或通话。然而,这种以蓝牙方式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的方式存在受带宽限制的问题,导致该真无线立体声耳机不支持接收高性能或无损音乐信号。可见,现有技术支持真无线立体声耳机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以多种方式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并扩大与智能设备的通信距离的真无线耳机电路、真无线耳机及真无线耳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一种真无线耳机电路,包括:行动热点(WiFi)模块,用于与智能电子设备通信,和接收智能电子设备的音频信号;蓝牙(BT,Bluetooth)模块,用于与智能电子设备通信,和接收智能电子设备的音频信号;通话处理模块,其用于向所述蓝牙模块传输数字信号和接收来自所述蓝牙模块的数字信号;普通品质音乐解压缩模块,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蓝牙模块的数字信号;高品质音乐解压缩模块,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行动热点模块的数字信号;音频处理模块,其接收来自所述通话处理模块、所述普通品质音乐解压缩模块及所述高品质音乐解压缩模块的数字信号;模数转换模块,其用于将来自麦克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该数字信号传送给所述通话处理模块;数模转换模块,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音频处理模块的数字信号,将该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将该模拟信号传送给扬声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音频处理模块还用于如下操作中的至少一种:音频均衡、音量调节、动态范围控制、音频上采样及滤波和/或音频西格码-德尔塔调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还用于降噪;所述模数转换模块还用于对语音信息进行语音活动检测及语音关键字识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包括混音模块;所述混音模块用于在其同时接收音乐数字信号和通话数字信号的状态下,保持音乐和通话状态同时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音模块还用于音乐与通话状态切换;在所述行动热点模块接收音乐数字信号的状态下,所述蓝牙模块保持待机状态;在所述蓝牙模块进行通话的状态下,所述行动热点模块保持待机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真无线耳机电路还包括蓝牙与行动热点调整模块,其用于在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行动热点模块分时工作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行动热点模块接收音乐数字信号时,所述蓝牙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每隔预设时间醒来一次,并停止所述行动热点模块运行,所述蓝牙模块开始接收蓝牙信号;当发现没有来自所述蓝牙信号的通话需求时,所述蓝牙模块重新进入睡眠状态,所述行动热点模块继续接收音乐数字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71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纫机自动绕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智能电脑品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