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连续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79044.8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1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赵秋;杨耀峰;肖锋;郑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2;E01D19/02;E01D19/04;E01D1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郭东亮;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支钢 混凝土 组合 桥面 连续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连续构造,简支钢主梁均包括上翼缘板、腹板和下翼缘板,所述简支钢主梁的上翼缘板上表面均按一定间距布置有若干焊钉连接件,相邻两跨简支钢主梁的邻端之间具有2cm~10cm的伸缩缝,相邻两跨简支钢主梁未直接连接,混凝土桥面板在两跨间的简支钢主梁上部连续延伸,混凝土桥面板在两跨间连续通过,所述开孔连接钢板对应相邻两跨简支钢主梁上部焊钉连接件位置开孔,所述开孔连接钢板安装在相邻两跨简支钢主梁的上翼缘板上部,简支钢主梁的上翼缘板上部焊钉连接件穿过开孔连接钢板的对应开孔,通过开孔连接钢板孔内焊钉连接件使相邻两跨简支钢主梁的上翼缘板连接。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连续构造,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混组合简支梁可充分发挥钢材抗拉和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材料特性,具有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延性好等优点,并且简支组合梁桥施工便利、预制程度高,能适应沉降较大的地基,在中小跨径得到普及。然而,相邻两跨的简支组合梁桥桥面连接处常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设置会影响车辆行车的舒适性,伸缩缝使用寿命较短的缺点也会影响到桥梁耐久性。此外,钢-混简支组合梁桥跨中弯矩大,跨中挠度大、桥墩设置多等缺点,也限制了钢-混组合简支梁桥的发展。
随着桥梁技术的进步与各个领域新的理论成果不断被应用,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得到了发展。钢-混连续组合梁支座处受负弯矩,跨中受正弯矩,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卸载作用,使内力状态更均匀合理,因而梁高可以减小,由此具有桥下净空大,跨越能力大,刚度大,结构重量轻等优点。而且钢-混连续组合梁桥桥面连续性好,可以很好的提高行车舒适性。但是,钢-混连续组合梁桥桥面连结段承受较大的负弯矩,混凝土桥面板位于受拉区,在各种不利荷载工况以及连续组合梁的挠度、滑移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开裂问题,雨水有可能渗漏到剪力件周围而导致剪力件生锈,从而引起结构刚度和耐久性的下降,极大的影响了桥面连接构造的使用寿命。
基于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大的不利影响,以及为了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特性,采用桥面连续构造的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桥是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该结构可保证了混凝土桥面板的连续性,保留了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延性好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连续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连续构造,包括相邻简支钢主梁、混凝土桥面板、焊钉连接件、开孔连接钢板、支座、桥墩,所述简支钢主梁均包括上翼缘板、腹板和下翼缘板,所述简支钢主梁的上翼缘板上表面均按一定间距布置有若干焊钉连接件,相邻两跨简支钢主梁的邻端之间具有2cm~10cm的伸缩缝,混凝土桥面板在两跨间的简支钢主梁上部连续延伸,所述开孔连接钢板对应相邻两跨简支钢主梁上部焊钉连接件位置开孔,所述开孔连接钢板安装在相邻两跨简支钢主梁的上翼缘板上部,简支钢主梁的上翼缘板上部焊钉连接件穿过开孔连接钢板的对应开孔,通过开孔连接钢板孔内焊钉连接件使相邻两跨简支钢主梁的上翼缘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简支钢主梁的梁端均置于支座上,所述支座均设置在桥墩顶部。
优选的,所述开孔连接钢板的上表面也焊接有若干焊钉连接件,所述开孔连接钢板放置在简支钢主梁的上翼缘板与混凝土桥面板之间的位置;所述焊钉连接件通过浇筑混凝土使开孔连接钢板、混凝土桥面板与简支钢主梁连成整体。
优选的,所述开孔连接钢板的上、下表面也对称焊接有若干焊钉连接件,所述开孔连接钢板位于混凝土桥面板厚度的1/3~2/3范围区域,同时所述的开孔连接钢板上、下表面的焊钉连接件未露出混凝土桥面板,所述焊钉连接件通过浇筑混凝土使开孔连接钢板、混凝土桥面板与简支钢主梁连成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79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