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的防起泡溢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99910.X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78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戴昕;高凯拓;林广;孙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美莲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湿法 脱硫 吸收塔 起泡 溢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的防起泡溢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消泡仓本体和应急消泡管路,消泡仓本体自下往上主要包括入口段、扩径锥段、消泡仓筒体、防雨罩安装法兰、螺栓支撑件、防雨罩、溢流口,应急消泡管路主要包括堵头、消泡器管、消泡弯头、消泡管一、连接法兰、消泡管二、控制阀等;消泡仓本体通过其对泡沫的持留能力,延长其停留时间实现泡沫自消泡;应急消泡管路在吸收塔内起泡严重时,从消泡器管内喷射大面积扇形水流,从泡沫内部破坏实现消泡。本实用新型结构优化、易加工、易安装拆卸,采用二阶段消泡原理,节能节水,可有效防止塔内起泡从溢流管流出污染地沟,保证脱硫系统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的防起泡溢流装置,属于烟气脱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一个煤炭大国,在目前以及短期的未来,燃煤仍将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大量燃煤燃烧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能源而的同时,也被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为保证人民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要求的各类脱硫项目纷纷实施。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二氧化硫脱除技术,约占已安装脱硫设备机组容量的90%。而在湿法脱硫中,吸收塔起泡也是多数脱硫设施会发生的问题,锅炉投油、劣质燃煤、入口粉尘超标、吸收剂品质不合格、工艺水水质差、氧化风机搅拌方式等都可能会造成吸收塔内起泡。泡沫会造成虚假液位,大量泡沫会从溢流管流出进入地沟,造成脱硫塔排水管周围污染,必须人工清理,并且不得不采用降低操作液位、减少循环泵数量、或添加消泡剂等方式处理问题,影响了系统的正常稳定地运行。因此亟需一种制作简单、设计优化、结构可靠、成本低廉的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的防起泡溢流消泡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简单、设计优化、结构可靠、节能节水的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的防起泡溢流消泡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概括如下: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的防起泡溢流装置,主要包括消泡仓本体和应急消泡管路,应急消泡管路通过支架固定于消泡仓本体上;所述的消泡仓本体自下往上主要由入口段、扩径锥段、消泡仓筒体、防雨罩安装法兰、螺栓支撑件、防雨罩和溢流口组成,通过钢支架固定于吸收塔上;所述的入口段通过法兰螺栓与竖直吸收塔溢流管相连,溢流口通过法兰螺栓与90°弯头和连接地沟竖直排空管道相连。所述的入口段、溢流口由短直管段与法兰组成;所述的消泡仓筒体上部设有防雨罩安装法兰,通过螺栓支撑件安装防雨罩;所述的应急消泡管路自下而上主要由堵头、消泡器管、消泡弯头、消泡管一、连接法兰、消泡管二、控制阀组成,消泡器管安装于消泡仓筒体中轴线上,消泡弯头、上端通过消泡管一、连接法兰、消泡管二、控制阀于工艺水相连。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当吸收塔内起泡时,泡沫先流入所述的消泡仓本体,经持留消泡后通过溢流口排入地沟;本采用二阶段消泡原理,所述的消泡仓本体通过对泡沫的持留能力,延长其停留时间来实现泡沫自消泡,无须加水;应急消泡管路在吸收塔内起泡严重时开启控制阀,从消泡器管内喷射大面积扇形水流,从泡沫内部进行破坏实现消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消泡器主体为一根不锈钢管(消泡器管),末端采用不锈钢堵头封堵,在末端及上端均匀加工开1-2mm厚细口切口,每个切口在截面方向上角度占120℃,开口方向与水平方向呈15℃斜向下。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实现当水流到达所述消泡器时,从切口向下加速喷出,水流呈扇形,最终喷至消泡仓筒体后沿壁向下流入吸收塔;扇型水流覆盖面积大,三个扇形水流可覆盖消泡仓筒体截面;由于开口均匀且方向与水平方向呈15℃斜向下,保证水流不会造成消泡仓筒体晃动,同时由于是均匀喷射,消泡器在运行过程中也不会进行抖动,保证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消泡器管采用316L材质,最低的切口靠近堵头。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保证消泡器自身强度高,不会被脱硫塔泡沫腐蚀,且正常过程中消泡器底部不会有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未经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99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动式辅助走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建设爬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