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斗及砂芯抽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10418.8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34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森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兴普精细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B01D36/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石海霞;郑特强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斗 砂芯抽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漏斗及砂芯抽滤装置,漏斗包括本体以及密封塞;本体具有内腔及连通于内腔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本体的腔壁为双层结构而形成夹层空间,外层的腔壁开设有分别连通于夹层空间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用以连接热源或者冷源,以使热介质或者冷介质在夹层空间中循环流通,外层的腔壁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顶部开口呈收口状结构并于侧面设置有用以引入惰性气体的进气管,进气管经由顶部开口连通于本体的内腔,顶部开口由密封塞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过滤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斗及砂芯抽滤装置。
背景技术
过滤是利用某种多孔介质对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是一种简单、快捷、高效的固液分离方法。砂芯抽滤装置是采用特硬优质玻璃材料,壁厚均匀,无气泡,外形美观,漏斗与砂芯连接处密封性能好。砂芯抽滤装置可根据待处理试样的不同要求,装置内衬孔径不同的微孔滤膜,操作简单便捷。可用于生物制药、农药、石油、环保等领域的分析、检验与研究。如油田注水中分析悬浮固体浓度与颗粒直径;无菌试验中培养菌除菌过滤;航空用油如煤油、润滑油、液压油等高端油品检验分析。
砂芯抽滤装置用于生物制药、农药、环保等精密研发;砂芯抽滤装置用于高端航空用油检验分析时,主要检测试样中固体含量,试验方法常常要求原液过滤。对于黏度大的试样,过滤时间长,某些液体大分子物质吸附在滤膜上,冲洗滤膜上的大分子物质,需要更多的溶剂,增大废油与废试剂的处理量。检测试样过滤时间,过滤温度不一致,无法保障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砂芯抽滤装置的过滤过程中保持过滤温度一致的漏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长时间过滤中保持过滤温度一致,从而能够保障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的砂芯抽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漏斗,用于设置于砂芯抽滤装置,其中:所述漏斗包括本体以及密封塞;所述本体具有内腔及连通于内腔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本体的腔壁为双层结构而形成夹层空间,外层的腔壁开设有分别连通于所述夹层空间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用以连接热源或者冷源,以使热介质或者冷介质在所述夹层空间中循环流通,外层的腔壁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顶部开口呈收口状结构并于侧面设置有用以引入惰性气体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经由所述顶部开口连通于所述本体的内腔,所述顶部开口由所述密封塞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介质进口的高度低于所述介质出口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介质进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或,所述介质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塞的侧面设置有槽,所述密封塞密封于所述顶部开口时,所述槽位于所述顶部开口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顶部开口的轴侧截面的形状呈倒梯形,所述密封塞的轴侧截面的形状与所述顶部开口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顶部开口为磨口,所述密封塞为磨口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呈圆筒型,所述顶部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本体的对应圆形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砂芯抽滤装置,其中:所述砂芯抽滤装置包括三角瓶、砂芯过滤器、夹具以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漏斗;所述三角瓶底部设置有出液管;所述砂芯过滤器的底部出口套接于所述三角瓶的顶部开口,并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用以连接抽气装置;所述漏斗的底部开口通过所述夹具的夹固而与所述砂芯过滤器的顶部进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兴普精细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兴普精细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10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蠕动泵用转轴卡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保温节能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