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上下艾柱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21330.6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6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浦;钟万瑜;肖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如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300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上欧工业小区至善路以东***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上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上下艾柱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伸缩电机,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通过螺柱可拆卸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和伸缩电机配合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通过防烟罩活动连接有退烟杆,所述退烟杆用于艾柱的尾端定位工作,所述防烟罩靠近艾柱的首端转动连接有托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退烟杆,使得医护人员在装上艾柱后能够自动点燃艾柱,配合传感器进行上、下艾柱工作,使得艾柱的艾热范围对病灶处处于最佳的艾灸效果;通过在防烟罩的端部设置托盘,能够对艾柱消耗时产生的烟灰进行收集,避免烫伤患者,有效提升患者艾灸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上下艾柱机构。
背景技术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艾灸机器人逐渐替代专业医师对穴位进行施灸,以实现定、啄、旋、运等艾灸手法,节省专业医师的体力,但是在实际艾灸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急需去完善。
现有技术中,市面上常见的艾灸机器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还是采用人工点燃艾柱后放置到托盘的方式实现上、下艾柱(灰),无法实现全自动化操作,不仅对医护人员形成束缚,同时人工辅助操作过程中还存在意外患者烫伤的状况。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可自动上下艾柱机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上下艾柱机构,该装置能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艾灸机器人无法实现自动化上、下艾柱(灰)工作以及容易出现意外烫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上下艾柱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伸缩电机,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通过螺柱可拆卸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和伸缩电机配合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通过防烟罩活动连接有退烟杆,所述退烟杆用于艾柱的尾端定位工作,所述防烟罩靠近艾柱的首端转动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和退烟杆配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通过直线轴承和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推杆靠近直线轴承的一侧设有弹簧,所述推杆靠近直线轴承的另一侧设有O形圈。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伸缩电机通过定位杆和定位孔活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通过磁块和防烟罩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退烟杆对称设有滑块,所述防烟罩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和磁块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退烟杆的轴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主针,所述主针的周侧配合设有辅针。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靠近防烟罩的一侧设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和主针处于同一轴线位置,所述托盘设有多组导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退烟杆,使得医护人员在装上艾柱后能够自动点燃艾柱,配合传感器进行上、下艾柱工作,减少人工辅助操作,配合伸缩电机调节艾柱的工作高度,使得艾柱的艾热范围对病灶处处于最佳的艾灸效果;
2、通过在防烟罩的端部设置托盘,能够对艾柱消耗时产生的烟灰进行收集,避免烫伤患者,同时不影响艾热的治疗工作,有效提升患者艾灸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自动上下艾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如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如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21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