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油气田用的海底电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24424.9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2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太元;黄敏;洪晓莉;王善芬;吕晶剑;王永;曾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洋工程水下设备检测有限公司;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17;B08B1/00;H01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董自亮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油气田 海底 电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海洋油气田用的海底电缆装置,包括保护套、第二缓冲层、电源线和信号线,所述保护套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内壁上沿环形等距安装有上U型条,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外表面沿环形等距安装有下U型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保护套、上U型条和下U型条等结构配合以实现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保护套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能,可延缓海底电缆外部的腐蚀,提供很好的保护;当电缆受到冲击力挤压时,第一缓冲层上受挤压的区域会挤压对应内壁上的上U型条,由于上U型条和下U型条是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这样便可以达到使用寿命长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海洋油气田用的海底电缆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油气田指的是在海上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由于在海上工作的大型机器设备需要网络和电力的供给,所以经常会从海底铺设电缆装置,以供使用。
现有的海洋油气田用的海底电缆装置,它的外部保护壳长时间会与海水反应出现腐蚀的现象,缩短使用寿命,且整个电缆抗冲压能力较差,无法保证其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另外,现有的海洋油气田用的海底电缆装置,由于长时间铺设在海底,海里又有很多的浮游类吸附生物,长时间会粘附在海底电缆的外部,不清理会影响海底电缆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油气田用的海底电缆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和清理便捷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洋油气田用的海底电缆装置,包括保护套、第二缓冲层、电源线和信号线,所述保护套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内壁上沿环形等距安装有上U型条,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外表面沿环形等距安装有下U型条,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内部填充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中部设置有绝缘层,所述保护套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手柄套,所述手柄套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刮刀,所述手柄套右端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环形刮条,所述手柄套左端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刷板,当电缆受到冲击力挤压时,第一缓冲层上受挤压的区域会挤压对应内壁上的上U型条,由于上U型条和下U型条是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二者都是采用U型结构,所以上U型条的两端会向下按压两个下U型条的端部,使得上U型条和下U型条之间的空间缩小,利用二者可起到很好的缓冲抗压效果,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形成了抗压缓冲腔,全方位的防护,可避免内部的缆芯受损坏;可通过握住手柄套的外部横向推动其沿着保护套的外部滑动,过程中刮刀会刮除吸附在保护套外部的甲壳类生物和海草等大类植物,紧接着环形刮条会刮除吸附在保护套外表面体积较小的生物,刷板则会对粘附在保护套外表面的淤泥等污物进行清扫,从而完成对海底电缆表面的清洁工作,操作简单、实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套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均由聚甲醛树脂材料制成,保护套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能,可延缓海底电缆外部的腐蚀,提供很好的保护;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的材质较硬,抗冲压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U型条和下U型条均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上U型条左右两端的底部均与下U型条固定连接,由于上U型条和下U型条是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二者都是采用U型结构,当上U型条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上U型条的两端会向下按压两个下U型条的端部,使得上U型条和下U型条之间的空间缩小,利用二者可起到很好的缓冲抗压效果,冲击力消失后,上U型条和下U型条又会自动恢复成U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填充层是由聚丙烯带材料制成,所述绝缘层是由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作为填充材料的填充层不会影响缆芯的使用,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绝缘层可保证电源线和信号线能够稳定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洋工程水下设备检测有限公司;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洋工程水下设备检测有限公司;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244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盆栽植物的组合式保温棚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控释肥高效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