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三轮漂移车的龙头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27050.6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4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永动力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 |
代理公司: | 合肥四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2 | 代理人: | 盖贝贝 |
地址: | 321302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三轮 漂移 龙头 调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漂移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三轮漂移车的龙头调节机构,所述龙头主杆的上端滑动插设有升降调节杆,且龙头主杆与升降调节杆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杆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且连接壳和转动板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转动板的上端固定有龙头横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调节机构,调节升降调节杆的伸出长度,从而可以对握把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不同身高的用户使用,提高了实用性,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节转动板的角度,从而调节握把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根据用户操作习惯进行灵活调节,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漂移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三轮漂移车的龙头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运动器材主要指自行车领域以及一些极限运动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普及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对于车辆的漂移技术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喜欢。目前漂移针对的是具有动力的赛车、汽车等,而在自行车、三轮车等领域缺乏有效的发展
根据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217446.X公开了一种后置后驱的漂移三轮车,该实用新型将发动机后置于漂移三轮车机架不仅动力强劲,对于使用者产生了强烈的推背感,提高了驾驶性能,并且采用差速器结构通过两个不同转速的驱动轴提高漂移三轮车在转弯过程中两个后轮的抓地性能,防止侧翻,但是,该实用新型的车把龙头没有升降调节功能,不能根据不同身高的用户进行灵活调节,实用性较差,而且龙头的角度不能调节,不能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进行调节,用户体验较差,而且龙头部位没有防撞功能,用户在操作失误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三轮漂移车的龙头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三轮漂移车的龙头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三轮漂移车的龙头调节机构,包括龙头主杆,所述龙头主杆的上端滑动插设有升降调节杆,且龙头主杆与升降调节杆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杆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且连接壳和转动板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转动板的上端固定有龙头横杆,所述龙头横杆的上侧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固定有两个握把,且龙头横杆的一侧设置有防撞保护组件,所述龙头主杆的底端固定有安装法兰。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升降调节杆下端的丝杆套筒和转动连接于龙头主杆内侧一端的丝杆,所述丝杆通过丝牙与丝杆套筒的内部转动连接,且丝杆的一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通过齿牙与从动锥齿轮啮合,且从动锥齿轮的一端通过调节转轴与龙头主杆的一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转动板下端的蜗轮和转动连接于连接壳内部位于蜗轮一侧位置处的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调节杆的下端位于两侧位置处对称固定有两个限位滑块,所述龙头主杆的内侧对应两个限位滑块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两个所述限位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滑槽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撞保护组件包括固定于龙头横杆一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包,所述缓冲包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握把的外侧均套设有防滑套,两个所述防滑套均采用橡胶材质的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升降调节机构,调节升降调节杆的伸出长度,从而可以对握把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不同身高的用户使用,提高了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永动力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永动力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27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