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墙体溜缝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53119.2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6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倩倩;迟国龙;付绘锦;杨尚柏;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165 | 分类号: | E04F21/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墙体 缝工 | ||
一种快速墙体溜缝工具,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矩形立体盒状的水泥承载主体、契合嵌设在水泥承载主体内的挤压盖、连接在挤压盖上表面中部的盖板扶手、连接在水泥承载主体一侧面的主体扶手。水泥承载主体包括底板和围设在底板四周的侧板;底板由四周向中部凹陷;底板中部设有出灰口;底板上部设有抹平片;底板下沿设有收集片。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托灰板溜缝,一次抹灰量小,需要反复取灰,耗时费力,且人工溜缝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涉及一种快速墙体溜缝工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对墙体间缝隙进行溜缝处理,使墙体平顺。对墙体进行溜缝处理时,大多使用普通托灰板,一次抹灰量小,且需要反复取灰,耗时费力,且人工溜缝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墙体溜缝工具,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托灰板溜缝,一次抹灰量小,需要反复取灰,耗时费力,且人工溜缝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墙体溜缝工具,包括矩形立体盒状的水泥承载主体、契合嵌设在水泥承载主体内的挤压盖、连接在挤压盖上表面中部的盖板扶手、连接在水泥承载主体一侧面的主体扶手。
水泥承载主体包括底板和围设在底板四周的侧板;底板由四周向中部凹陷;底板中部设有出灰口;底板上部设有抹平片;底板下沿设有收集片。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出灰口呈矩形,沿长轴开设在底板的中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出灰口由均呈等腰梯形的两侧分板、上分板和下分板围合而成。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分板的尺寸大于下分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抹平片水平,且与出灰口的上边沿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收集片设置呈U形,垂直连接在水泥承载主体的底沿下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快速墙体溜缝工具由金属或木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挤压盖增加压力的方式增加水泥与墙面贴合度,同时达到快速抹灰效果,通过外置抹平片抹平墙面,并将多余水泥放在收集片中,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2,本实用新型采用挤压出灰,自动抹平,同时收集落灰;一次抹灰量大,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墙体溜缝工具的立体图,俯视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墙体溜缝工具的立体图,仰视向。
附图标记:1—水泥承载主体、2—挤压盖、3—盖板扶手、4—主体扶手、5—出灰口、6—抹平片、7—收集片、1.1—侧分板、1.2—上分板、1.3—下分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墙体溜缝工具,包括矩形立体盒状的水泥承载主体1、契合嵌设在水泥承载主体1内的挤压盖2、连接在挤压盖2上表面中部的盖板扶手3、连接在水泥承载主体1一侧面的主体扶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531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