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食品保鲜的高弹柔性生物膜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55056.4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5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白子文;胡华;黄林志;许鑫伟;刘明明;吴天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环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7/12;B32B25/14;B32B25/04;B32B25/08;B32B27/30;B32B27/08;B32B27/32;B32B27/06;B32B27/28;B32B3/08;B65D65/40;B65D8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徐慧明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食品 保鲜 柔性 生物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食品保鲜的高弹柔性生物膜,涉及食品保存用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层,基层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第一弹性组件的一表面连接有第一抗菌组件,基层远离第一弹性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抗菌组件,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均包含有弹性层A和弹性层B,第一抗菌组件和第二抗菌组件均包含有抗菌层A和抗菌层B。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第一抗菌组件和第二抗菌组件结构,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的存在,增加了该膜的柔韧性能,以及第一抗菌组件和第二抗菌组件的存在,增加了该膜抑制细菌滋生的性能,进而有利于提升了该膜对食物的保鲜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保存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食品保鲜的高弹柔性生物膜。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调节的不断改善,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到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且为了方便人们在家中食用到新鲜的食品,人们会在剩余的食品上包覆一层保鲜膜,接着,将包覆有保鲜膜的食品放入冰箱的内部进行保鲜,进而增加了食品的保质期,故食品保鲜生物膜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用于食品保鲜的生物膜没有设置弹性组件,进而降低了现有的用于食品保鲜的生物膜的柔韧性,进而使得现有的用于食品保鲜的生物膜易于扯破,进而影响了人们对现有的用于食品保鲜的生物膜的使用;
2、现有的用于食品保鲜的生物膜的抗菌效果不佳,进而导致降低了现有的用于食品保鲜的生物膜对食物保鲜的效果。
因此,现有的用于食品保鲜的生物膜,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食品保鲜的高弹柔性生物膜,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第一抗菌组件和第二抗菌组件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用于食品保鲜的生物膜的柔韧性不佳,以及抗菌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用于食品保鲜的高弹柔性生物膜,包括基层,基层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第一弹性组件的一表面连接有第一抗菌组件,基层远离第一弹性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抗菌组件,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均包含有弹性层A和弹性层B,弹性层A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二粘接层,第二粘接层远离弹性层A的表面连接有弹性层B,第一抗菌组件和第二抗菌组件均包含有抗菌层A和抗菌层B,抗菌层A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一粘接层,第一粘接层远离抗菌层A的表面连接有抗菌层B。
进一步地,基层远离第一弹性组件的表面连接有保温组件,保温组件包含有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第一保温层远离基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三粘接层,第三粘接层远离第一保温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保温层,具体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的存在,增加了该膜的保温性能,第三粘接层的存在,增加了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连接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保温层远离第三粘接层的表面设置有热缩组件,热缩组件包含有第一热缩层和第二热缩层,第一热缩层远离第二保温层的表面设置有第四粘接层,第四粘接层远离第一热缩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热缩层,具体地,第一热缩层和第一热缩层的存在,增加了该膜的热缩性能,第四粘接层的存在,增加了第一热缩层和第一热缩层连接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热缩层远离第四粘接层的表面设置有含水组件,含水组件包含有第一含水层和第二含水层,第一含水层远离第二热缩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五粘接层,第五粘接层远离第一含水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含水层,具体地,第一含水层和第二含水层的存在,增加了该膜的含水性能,第五粘接层的存在,增加了第一含水层和第二含水层连接后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环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环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55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