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挤压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64503.2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56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良平;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梦蝶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先天性 心脏病 挤压 封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挤压封堵器,其包括封堵器前段体和封堵器后段体,封堵器前段体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口,第二连接端口外壁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封堵器前段体另一端通过高分子生物薄膜与封堵器后段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封堵器后段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第一连接端口外壁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封堵器前段体的内顶壁设置有若干第一前段支点,内底壁设置有若干第二前段支点;第一前段支点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圆轴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前段支点活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挤压封堵器。
背景技术
封堵器作为介入治疗的植入物,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已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先天性心脏病是危害儿童健康与生命的残酷“杀手″。据统计,每1000个新生儿中约有6个患先天性心脏病。按人口出生率及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估计我国每年有15万病儿出生。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中,室间隔缺损(左右心室间出现″漏洞″)、房间隔缺损(左右心房间有″漏洞″)、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有一通道)是临床最常见的几种先天性心内畸形。
现有的封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挤压患者内部器官的问题,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患者休克或者窒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挤压封堵器,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封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挤压患者内部器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挤压封堵器,其包括封堵器前段体和封堵器后段体,封堵器前段体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口,第二连接端口外壁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封堵器前段体另一端通过高分子生物薄膜与封堵器后段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封堵器后段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第一连接端口外壁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管;
封堵器前段体的内顶壁设置有若干第一前段支点,内底壁设置有若干第二前段支点;第一前段支点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圆轴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前段支点活动连接。
进一步,封堵器后段体的内顶壁设置有若干第一后段支点,内底壁设置有若干第二后段支点;第一后段支点与第三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圆轴与第四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后段支点活动连接。
进一步,高分子生物薄膜内贯穿设置有内径管,封堵器前段体通过内径管与封堵器后段体连接;
进一步,封堵器前段体与内径管的连接处安装有前段韧性环,封堵器后段体与内径管的连接处安装有后段韧性环。
进一步,位于内径管外的高分子生物薄膜内设置有上下伸缩的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
进一步,封堵器前段体和封堵器后段体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生物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挤压封堵器时,通过医疗手段将防挤压封堵器放置在患者体内指定的位置,通过第一前段支点、第一连接杆、第一圆轴、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前段支点的相互配合,使得封堵器前段体实现了伸缩调节;通过第一后段支点、第三连接杆、第二圆轴、第四连接杆和第二后段支点的相互配合,使得封堵器后段体实现了伸缩调节;进而避免人体器官被挤压,在保护的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确保了生命安全,从而使患者在使用防挤压封堵器拥有舒适的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总医院,未经核工业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64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