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66291.1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2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睿;陈南勋;郭鹏;李植;贺永胜;苗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8C5/40 | 分类号: | B28C5/40;B28C7/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分散 投料 装置 | ||
一种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涉及一种投料装置,包括外壳、传动组件、投料口和叶片组,投料口位于在外壳的上部一侧,且与外壳连通设置;在外壳内设有通过传动组件连接的叶片组,壳体的底部固定有导流筛,在对应导流筛的位置且位于外壳的外部固定有高频振动器,叶片组呈伞架状,由多个单独的叶片组合而成,且多个叶片沿圆周方向等分布置,多个叶片的边角均呈弧形,单个叶片的轴线与竖向轴线的夹角均为:30°≤γ≤6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损件少,分散效果好,可快速拆除和反复周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料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钢纤维作为超高性能混凝土重要组分之一,对材料基体起到增韧增强的重要作用。由于钢纤维出厂是三维乱向纠结状态,保持原始状态掺入混凝土基体中,会造成钢纤维结团,降低混凝土力学性能,加之超高性能混凝土中以细掺合料为主,没有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更提高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生产过程中钢纤维分散难度,且钢纤维十分扎手,为了保证生产安全,生产设备及工艺需要避免肢体与钢纤维直接接触;目前的钢纤维分散投料设备大多采用振动筛,振动筛的平面筛网生产效率较低,分散效果较差;因此,提出一种实用性强、分散效果好的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基本诉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包括外壳、传动组件、投料口和叶片组,投料口位于在外壳的上部一侧,且与外壳连通设置;在外壳内设有通过传动组件连接的叶片组,壳体的底部固定有导流筛,在对应导流筛的位置且位于外壳的外部固定有高频振动器,叶片组呈伞架状,由多个单独的叶片组合而成,且多个叶片沿圆周方向等分布置,多个叶片的边角均呈弧形,单个叶片的轴线与竖向轴线的夹角均为:30°≤γ≤60°。
所述的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导流筛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流片,每个导流片均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侧支撑片和位于两侧支撑片上部的倒“V”形导片,位于左侧支撑片的高度高于右侧支撑片的高度,倒“V”形导片的两侧底部分别与左侧支撑片、右侧支撑片连接,且倒“V”形导片的顶端位于左侧支撑片、右侧支撑片之间的中部上方。
所述的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相邻导流片之间的导流口宽度t要求:3mm≤t≤5mm;相邻导流口之间的间距d要求:100mm≤ d≤150mm;左侧支撑片与倒“V”形导片左侧片之间的夹角为:135°≤α≤150°,右侧支撑片与倒“V”形导片右侧片之间的夹角为:135°≤β≤150°,且β-α≥10°;右侧支撑片的高度为:50mm≤ h3≤100mm; 倒“V”形导片左侧片的高度为:70mm≤ h1≤140mm ,左侧支撑片与右侧支撑片的高度差为:30mm≤ h2≤60mm。
所述的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叶片组的旋转范围小于外壳的内壁范围,在旋转时不与外壳发生摩擦,叶片组的顶面与投料口底端的距离H1要求:300mm≤H1≤500mm;叶片组的底面与导流筛顶端的距离H2要求:200mm≤H2≤500mm。
所述的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叶片厚度为:5-10mm;叶片最宽处宽度为:50mm≤ b≤100mm。
所述的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传动组件包括电动机、水平传动轴、竖向传动轴和锥齿轮组,电动机设置在外壳的上部,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水平传动轴,水平传动轴与竖向传动轴通过90°的锥齿轮组连接,竖向传动轴的下端穿过外壳的上端面设置在外壳内,且与叶片组固定连接。
所述的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外壳上端面与竖向传动轴的穿设处设置有轴承。
所述的钢纤维分散投料装置,外壳设置为长方体接口,底面设有开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66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