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水壶吸塑包材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66358.1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06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芏(佛山)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25/02 |
代理公司: | 佛山中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1 | 代理人: | 王彦昌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水壶 吸塑包材 | ||
1.电热水壶吸塑包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吸塑上盖(10)和一体成型的吸塑下盖(20);吸塑上盖(10)的底面设有恰好套接电热水壶顶部的底开式套腔(11),底开式套腔(11)的外围设有起支撑减震作用的正方形顶框(12);吸塑下盖(20)的顶面设有恰好套接电热水壶底部的顶开式壶腔(21),顶开式壶腔(21)的外围设有起支撑减震作用的正方形底框(22),正方形底框(22)的外缘向下折弯以形成支撑裙边(22.1),支撑裙边(22.1)合围成一个用于容置电热水壶电源底座的座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吸塑包材,其特征在于:底开式套腔(11)包括用于容置电热水壶壶身顶部及壶盖的壶顶腔(11.1)、用于容置电热水壶壶嘴顶部的壶嘴腔(11.2)和用于容置电热水壶把手顶部的把手腔(11.3),壶顶腔(11.1)、壶嘴腔(11.2)和把手腔(11.3)相互连通,壶嘴腔(11.2)和把手腔(11.3)分设于壶顶腔(11.1)的对应两侧且分别位于正方形顶框(12)的两个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壶吸塑包材,其特征在于:底开式套腔(11)的顶部高于正方形顶框(12)的顶部;壶顶腔(11.1)的顶部居中设有三个向上凸起的同心凸环(11.11),三个同心凸环(11.11)的内外侧壁均周向均匀环设有多条向上凸起的径向凸筋(11.12);壶嘴腔(11.2)的顶部设有一个向上凸起的中椭圆凸环(11.21);把手腔(11.3)的顶部设有一个大椭圆凸环(11.31)和两个小椭圆凸环(11.32),两个小椭圆凸环(11.32)对称设于大椭圆凸环(11.3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吸塑包材,其特征在于:底开式套腔(11)的侧壁底端向外弯折后再向上弯折,以在该底开式套腔(11)的侧壁形成一个顶开式夹腔(13),顶开式夹腔(13)的内夹壁为平滑的光壁、外夹壁上纵向设有内凹槽(13.1);顶开式夹腔(13)的外夹壁顶部与正方形顶框(1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吸塑包材,其特征在于:顶开式壶腔(21)包括用于容置电热水壶壶身底部的壶底腔(21.1),壶底腔(21.1)的一侧预留有用于容置电热水壶把手底部的预留腔(21.2),预留腔(21.2)设于正方形底框(22)的一角且与壶底腔(21.1)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水壶吸塑包材,其特征在于:顶开式壶腔(21)的侧壁为双层夹壁且连续高低起伏以形成锯齿(2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水壶吸塑包材,其特征在于:预留腔(21.2)的腔底设有一个椭圆下凹槽(21.2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水壶吸塑包材,其特征在于:正方形底框(22)的两个对角均设有一个下凹的圆形支撑块(22.2),剩余一角设有一个下凹的椭圆支撑块(22.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水壶吸塑包材,其特征在于:壶底腔(21.1)的腔底设有连通座腔(23)的通孔(21.11),通孔(21.11)的外围设有向上凸起以承载电热水壶壶底的凸环(21.12),凸环(21.12)上周向环设有径向凸块(21.1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吸塑包材,其特征在于:正方形顶框(12)和正方形底框(22)的边长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芏(佛山)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芏(佛山)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663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烟接装机搓接装置的启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砂轮修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