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进液的缩扩管及导入仪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81134.8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7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魏华锋;吴浩;赵冲;郑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宜格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缩扩管 导入 | ||
一种自动进液的缩扩管及导入仪,包括管体、进药口和凸台结构;管体为变径管体,在管体内径最小的位置侧壁上开设有进药口,管体内侧壁上的进药口的开口边缘设置有凸台结构。本实用新型主要依据流速越大,压力越小的原理。在缩扩管的入口通入一定的气压,利用缩扩管的渐缩端对气流加速,并在缩扩管的喉部位置设计一个小凸台阻挡气流,凸台后方进药口位置的气流速度变慢,凸台下方的气流速度很快,形成较高的速度差,从而导致进药口位置产生较大的负压,实现自动进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容液导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进液的缩扩管及导入仪。
背景技术
无创透皮导入是现在医美市场上一个重要的开发方向,其中主要原理之一是利用高速气流将药液加速到超音速,并将药液进行纳米级的雾化,雾化后的细小颗粒可以直接透过表皮层,药液作用与皮下组织,实现祛皱、除斑等作用。
目前的无创透皮导入的给药装置一般都是采用步进电机等额外的动力源,将液体供给到喷管内部,供高速气流进行雾化,其中步进电机等给药装置体积和重量偏大,会导致仪器开发完成后体积偏大,影响消费者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进液的缩扩管及导入仪,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进液的缩扩管,包括管体、进药口和凸台结构;管体为变径管体,在管体内径最小的位置侧壁上开设有进药口,管体内侧壁上的进药口的开口边缘设置有凸台结构。
进一步的,管体包括直管段、收缩段和扩张段,直管段、收缩段和扩张段依次连接。
进一步的,收缩段和扩张段连接处为管体内径最小的位置;凸台结构位于收缩段一侧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进药口上设置有进药管,进药管连接储液装置。
进一步的,管体内径最小的位置直径为d,凸台结构的高度为0.1~0.5d。
进一步的,直管段连接气泵。
进一步的,凸台结构迎接气流的面为光滑圆弧面。
进一步的,一种导入仪,包括供气装置和壳体,供气装置设置在壳体内,供气装置连接自动进液的缩扩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依据流速越大,压力越小的原理。在缩扩管的入口通入一定的气压,利用缩扩管的渐缩端对气流加速,并在缩扩管的喉部位置设计一个小凸台阻挡气流,凸台后方进药口位置的气流速度变慢,凸台下方的气流速度很快,形成较高的速度差,从而导致进药口位置产生较大的负压。进药口连接储液装置,强大的负压会将储液装置的药液吸附到缩扩管喉部,进而用高速气流将药液雾化喷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其中:1-收缩段,2-进药口,3-扩张端,4-直管;5-凸台结构,6-储液装置,7-缩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增强负压能力实现自动进液的缩扩管,用于在无创透皮导入仪器开发中实现自动给药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宜格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宜格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811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标签贴瓶装置
- 下一篇:外墙空鼓自动化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