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酸乙酯生产用杂质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85073.2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6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曹新华;季作英;孟祥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东润有机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15 | 分类号: | B01D29/15;B01D29/23;B01D29/58;B01D2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黄伟锐 |
地址: | 2768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酸 生产 杂质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酸乙酯生产用杂质过滤装置,涉及硅酸乙酯生产领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滤网筒,所述罐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腔与第一过滤腔之间设置有阻隔盘,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滤网筒,所述阻隔盘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罐体的左侧设置有集污箱,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第二滤网筒的内腔相贯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滤网筒和第二滤网筒,能够双重过滤,有效地提高了杂质过滤效果,且第一滤网筒的上部设置为半球形,下部设置为圆柱形,第二滤网筒设置为圆柱形,过滤面积大,有效地提高了过滤效果,不易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酸乙酯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酸乙酯生产用杂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硅酸乙酯,又名正硅酸四乙酯或四乙氧基硅烷,是制备耐化学品涂料、耐热涂料、有机硅溶剂、精密铸造粘结剂以及无机富锌底漆等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硅酸乙酯常温下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乙醚的嗅味,能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互溶,能与任意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硅酸溶胶并放出热量,在潮湿空气中变浑浊,静置后澄清,无毒。合成硅酸乙酯的原材料供应厂家的不同和不同批次会对产品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副反应和各种杂质,所以对成品出料时都要进行过滤处理。
目前,现有的过滤装置其滤网的面积较小,过滤效率低,滤网容易堵塞,且拦截的杂质不便清理排出。
因此,发明一种硅酸乙酯生产用杂质过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酸乙酯生产用杂质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过滤装置其滤网的面积较小,过滤效率低,滤网容易堵塞,且拦截的杂质不便清理排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酸乙酯生产用杂质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左侧上部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滤网筒,所述罐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腔与第一过滤腔之间设置有阻隔盘,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右侧下部设置有排料通道,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滤网筒,所述阻隔盘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滤网筒的内腔通过通孔与第一滤网筒的内腔相贯通,所述罐体的左侧设置有集污箱,所述集污箱的内部开设有集污腔,所述集污腔与第一过滤腔相贯通,所述集污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第二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第二滤网筒的内腔相贯通,所述排污通道设置为漏斗形,所述罐体的底部边缘等间距固定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筒的上部设置为半球形,所述第一滤网筒的下部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滤网筒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滤网筒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一滤网筒的网孔直径,过滤面积大,有效地提高了过滤效果,不易堵塞。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筒的下端与阻隔盘的上侧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滤网筒的上侧面与阻隔盘的上侧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滤网筒的下端与第二过滤腔的底部壁密封连接,所述阻隔盘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提高了第一滤网筒和第二滤网筒安装的稳定性,使得第一滤网筒和第二滤网筒安装稳定牢靠。
优选的,所述阻隔盘的上侧面设置为左低右高的倾斜状,使得第一过滤腔内的杂质能够集中在第一过滤腔的左端,便于杂质进入集污腔内。
优选的,所述排污口上设置有第一排污阀,所述排污通道的下端端口安装有第二排污阀,所述集污箱的左侧壁镶嵌有第一观察窗,通过第一观察窗便于观察集污箱内杂质存储情况,便于及时排出杂质,所述排污通道的前侧壁镶嵌有第二观察窗,通过第二观察窗便于了解排污通道内杂质存储情况,便于及时排出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东润有机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照东润有机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850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