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坐力炮用退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88465.4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03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谢鑫;史曹杨;赵强;闫旭;胡永军;李宏斌;冯茂林;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燕兴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15/00 | 分类号: | F41A1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优博创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50 | 代理人: | 郑海松 |
地址: | 07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坐力炮用退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坐力炮的机械式自动退壳结构,可用于无坐力炮发射装置上,属于无坐力炮用退壳结构。一种无坐力炮用退壳结构,包括退壳钩、固定螺钉、弹簧和闩轴;退壳钩为阶梯轴结构,在大径段的端面设置偏斜面,在大径段的侧面设置定位导向凹槽;退壳钩插装在闩轴内,并且由固定螺钉从闩轴外插入定位导向凹槽;弹簧套装在小径段,用于装填弹药到位闭锁时,避免退壳钩干涉闭锁。本实用新型的退壳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式机械退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坐力炮用退壳结构,是一种无坐力炮的机械式快速退壳结构,可用于无坐力炮发射装置上。
背景技术
在无坐力炮发射完弹丸后,弹丸壳体会受热受压发生形变,使之与炮膛贴合,不易取出壳体,不便于进行下一发弹药发射,影响火炮火力输出。传统的退壳方式一般为用其他机构或零件手动将壳体取出,这样的退壳方式增加了射手操作步骤,延长了射手发射弹药的时间,在作战时间内减弱了火力输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坐力炮用退壳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坐力炮用退壳结构,包括退壳钩、固定螺钉、弹簧和闩轴;退壳钩为阶梯轴结构,在大径段的端面设置偏斜面,在大径段的侧面设置定位导向凹槽;退壳钩插装在闩轴内,并且由固定螺钉从闩轴外插入定位导向凹槽;弹簧套装在小径段,用于装填弹药到位闭锁时,避免退壳钩干涉闭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闩轴设置同闩体部件连接的螺纹孔以及用于插装退壳钩的阶梯形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退壳钩插装在阶梯形安装孔内,弹簧两端分别与退壳钩的大径端的端面和阶梯形安装孔的阶梯分界处的端面顶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该退壳机构不仅可以实现在开闩过程中快速退壳,还可以减少操作步骤,提高作战效率。除此之外,该结构通过闩轴(3)将闩体部件与炮尾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该退壳机构功能可靠性高,结构和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退壳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退壳机构安装示意图;
其中,1、退壳钩,1-1、偏斜面,1-2、定位导向凹槽,2、固定螺钉,3、闩轴,4、弹簧,5、闩体部件,6、弹丸壳体,7、退壳机构,8、炮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坐力炮用退壳结构,安装在无坐力炮上,用于退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燕兴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燕兴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88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水泵水导轴承振动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子母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