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局部环境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00089.6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55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亮;侯彦佐;曾祥昇;彭永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6/12;F24F11/64;F24F11/72;F24F11/80;F25B21/02;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杨帅峰;岳东升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环境 降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环境降温装置,由半导体制冷系统,雾化装置,补水系统,除湿系统,以及传感和控制系统组成。该装置工作,制冷方式采用半导体制冷与水雾蒸发吸热,两种方式交替作用完成局部环境降温;雾化处理与浮球补水完成动态水循环过程;除湿系统,补水系统与雾化片的协同配合完成冷却槽内水的消耗和补充;冷端散热器与热端散热器的特殊结构设计;多传感器与控制系统协调控制。该装置可以完成小范围内,局部环境的降温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降温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内局部环境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炎热的夏天,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需要一些降温装置。降温的方式和方法很多,比如压缩式制冷,液体气化吸热,半导体制冷,物质相变吸热,磁制冷等等。这其中最常用的是压缩式制冷,空调即应用此原理,空调一般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又称节流元件)四大部分组成。虽然效率高,但结构相对复杂,不易移动,同时制冷剂有污染,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易患空调病等。
半导体制冷也叫温差电制冷、热电制冷或电子制冷。主要用到了“帕尔贴效应”,即两种不同的金属或半导体构成回路,通电后在两接触端,一端吸热,一端放热的现象。半导体制冷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不用压缩机,不使用制冷剂,同常用的压缩制冷装置相比较,没有压缩机等机械部分,无震动,噪音小,工作状态更稳定,工作过程不使用制冷剂,绿色,环保,工作部件主要是制冷片,结构简单,体积可以做的很小,也可加工成任意形状,无磨损,维修简单,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可以任意移动。通过改变电流方向和大小,就可以改变制冷或制热等状态,调节制冷量的大小,易于调节和控制,响应速度快,安全性好。但是,半导体制冷同时也存在制冷系数较小,耗电量相对较大,只能在局部封闭环境使用等不足。半导体制冷非常适用于局部和小空间制冷。
目前在军事领域,潜艇、电子通讯车等;医疗领域,制冷箱,恒温箱等;日常应用饮水机,小型冰箱等都有应用。此外,在精密电子仪器、功率电子元件的散热,小功率局部制冷装置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水的蒸发吸热,水的蒸发,也可以带走热量,也是常用的制冷原理之一。夏天的时候给地面洒水或雨后,都会感到凉爽。发热时,用热毛巾敷身,可以起到降低体表温度的作用。水的蒸发吸热,也被应用制作一些制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室内局部环境降温装置,其能够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以及水的蒸发吸热两种方式交替作用,以达到降低室内局部温度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室内局部环境降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系统,雾化装置,补水系统,除湿系统,以及传感和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半导体制冷系统,包括多片半导体制冷片,上下两端的散热器,冷却水槽,风扇;
所述雾化装置由超声雾化片构成;
所述补水系统,包括冷却水槽中的浮球阀,接头,管路,以及补水水箱构成;
所述除湿系统包括除湿机以及连通补水水箱的管路;
所述传感和控制系统,由散热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补水管路中的液流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PLC或单片机的控制终端,供电电源,显示面板以及开关按键构成。
优选地,所述降温装置,由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风扇吹出冷风,以及雾化片雾化,水雾蒸发吸热,两种制冷方式交替作用,完成制冷过程,以达到降低环境温度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风扇可以摇头,或按一定轨迹运动,不仅可以将冷端散热器产生的冷量吹散开,也可以将雾化片所产生的水雾吹散,加快水雾蒸发吸热,保障制冷范围。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槽中的冷却水的循环,采用雾化片雾化消耗以及浮球补水的方式完成,使得冷却水温度不会太高,保证制冷片热端散热良好。
优选地,所述除湿系统,同雾化片,补水装置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00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