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用道路绿植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02988.X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2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声玲;郑玖胜;孙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搏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A01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余刚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道路 养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用道路绿植养护装置,包括培植组件、固定钉、连通管、卡嵌螺栓、蓄水养护组件和输送管,将种植土壤倾倒于培植套管中,并将绿化带植被种植于土壤内,并向培植套管中浇水,水资源穿过蓄水隔板,并在培植套管的底部暂存,并最终通过渗漏孔进入至连通管中,经过连通管内的过滤板过滤后,进入蓄水外壳中储存,蓄水外壳中的药品槽内含有养护药品,经过水资源浸泡后溶解,输送泵通过抽水管和抽水头抽取水资源,并通过输送管输送至培植套管中,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并利用药品对绿化植被进行养护,实现植被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且实现绿化植被循环养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植养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用道路绿植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绿化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健康指数以及整体景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绿化带指的是在道路用地范围内,供绿化的条形地带,绿化带具有美化城市、消除司机视觉疲劳、净化环境、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目前的城市绿化带中,通常将绿化植被种植于道路绿化带的土壤中,由于市政道路绿化带的养护量较大,导致容易出现部分植被无法得到充分的养护,久而久之容易导致绿化植被出现枯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用道路绿植养护装置,将种植土壤倾倒于培植套管中,并将绿化带植被种植于土壤内,并向培植套管中浇水,水资源穿过蓄水隔板,并在培植套管的底部暂存,并最终通过渗漏孔进入至连通管中,经过连通管内的过滤板过滤后,进入蓄水外壳中储存,蓄水外壳中的药品槽内含有养护药品,经过水资源浸泡后溶解,输送泵通过抽水管和抽水头抽取水资源,并通过输送管输送至培植套管中,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并利用药品对绿化植被进行养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用道路绿植养护装置,包括培植组件、固定钉、连通管、卡嵌螺栓、蓄水养护组件和输送管,所述培植组件的四角处安装固定钉,所述培植组件的下方安装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侧面安装卡嵌螺栓,所述连通管的下侧安装蓄水养护组件,所述蓄水养护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输送管。
优选的,所述培植组件包括外置底座、螺钉孔、培植套管、进水口、蓄水隔板、树脂垫和渗漏孔,所述外置底座的侧面设有螺钉孔,所述外置底座的下侧设有培植套管,所述培植套管的上半段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所述培植套管的内部下侧设有蓄水隔板,所述蓄水隔板的上侧设有树脂垫,所述蓄水隔板及培植套管的底部分别设有渗漏孔。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包括上接板、管外壳、下接板、卡扣孔、卡扣夹板、螺杆固定组和过滤板,所述上接板的下侧设有管外壳,所述管外壳的下侧设有下接板,所述上接板与下接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卡扣孔,所述管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卡扣夹板,所述卡扣夹板上通过螺杆固定组固定安装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蓄水养护组件包括蓄水外壳、渗漏开口、泵底座、输送泵、抽水管、抽水头、药品槽和固定螺栓,所述蓄水外壳的上侧中心处设有渗漏开口,所述蓄水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泵底座,所述泵底座内安装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内侧安装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末端安装抽水头,所述蓄水外壳的内部底端中心处通过固定螺栓安装药品槽。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上侧末端安装于进水口,输送管的下侧末端安装于输送泵。
优选的,所述固定钉嵌套安装于螺钉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市政用道路绿植养护装置,将种植土壤倾倒于培植套管中,并将绿化带植被种植于土壤内,并向培植套管中浇水,水资源穿过蓄水隔板,并在培植套管的底部暂存,并最终通过渗漏孔进入至连通管中,经过连通管内的过滤板过滤后,进入蓄水外壳中储存,蓄水外壳中的药品槽内含有养护药品,经过水资源浸泡后溶解,输送泵通过抽水管和抽水头抽取水资源,并通过输送管输送至培植套管中,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并利用药品对绿化植被进行养护,实现植被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且实现绿化植被循环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搏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搏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029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