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扰流板副翼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21061.0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48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申小敏;何星;贺康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扰流板 副翼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扰流板副翼及汽车,所述后扰流板副翼包括内板、与所述内板焊接的外板,其中,所述外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整个后扰流板副翼与车辆扰流板主体连接,并控制整个后扰流板副翼与车辆扰流板之间的间隙面差的若干卡脚,所述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辆尾门钣金紧固在一起的若干螺栓安装点。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注塑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扰流板副翼与扰流板主体间间隙面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外饰匹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扰流板副翼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增加车身尾部的运动感以及降低整车风阻,大部分车都设计有副翼,目前,副翼的安装结构大致有两种,一是扰流板下外板作为一体注塑,二是与扰流板总成分别在总装装配,这两种装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零件容易变形,注塑合格率低;
2、模具成本高;
3、运输成本高;
4、副翼与主题匹配间隙面差大;
5、副翼与主体分缝间隙大,按压松动,感知质量差;
6、副翼与主体的连接强度弱,按压松动,容易因受热变形等引起间隙面差;
7、副翼与钣金的连接强度弱,耐久性差;
8、胶条容易断开,视觉感知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扰流板副翼及车辆,旨在提高注塑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解决扰流板副翼与扰流板主体间间隙面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扰流板副翼,所述后扰流板副翼包括内板、与所述内板焊接的外板,其中,所述外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整个后扰流板副翼与车辆扰流板主体连接,并控制整个后扰流板副翼与车辆扰流板之间的间隙面差的若干卡脚,所述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辆尾门钣金紧固在一起的若干螺栓安装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若干卡脚包括第一L形卡脚,所述扰流板主体的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L形卡脚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后扰流板副翼与所述扰流板主体之间的外侧分缝通过所述第一L形卡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若干卡脚还包括第二L形卡脚,所述扰流板主体的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L形卡脚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后扰流板副翼与所述扰流板主体之间的分缝中间段通过所述第一L形卡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后扰流板副翼与所述扰流板主体之间的分缝中间段还设置有固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后扰流板副翼与所述扰流板主体之间的分缝中间段还设置有互锁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若干卡脚还包括一个两面L形结构,所述扰流板主体的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两面L形结构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所述后扰流板副翼与所述扰流板主体之间的内侧分缝通过所述两面L形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后扰流板副翼与所述扰流板主体上粘贴有整张胶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后扰流板副翼。
本实用新型后扰流板副翼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单独注塑,零件尺寸小,尺寸调整空间大,解决了零件变形问题,提高了注塑合格率;
2)本实用新型单独注塑,模具尺寸小,解决了模具成本高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单独注塑,零件尺寸小,解决了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21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格栅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间接蒸发冷却降温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