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涌水体的生物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6857.3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55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应强;王沁洁;黄明智;易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C02F101/16;C02F101/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叁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4 | 代理人: | 李国强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体 生物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河涌水体的生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浮岛;设于生物浮岛下方的厌氧生物反应仓,厌氧生物反应仓的底部设有连通至外界的进水口;设于生物浮岛下方,且位于厌氧生物反应仓外侧的好氧生物反应仓,氧生物反应仓与生物浮岛连通且其外侧设有连通至外界的出水口;设于厌氧生物反应仓内的反硝化细菌填料;设于述好氧生物反应仓的悬浮生物填料;以及设于生物浮岛上的提升泵,提升泵的输入端穿入厌氧生物反应仓内。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净化器外观简洁,当漂浮在河涌中工作时,生物浮岛能够有效遮挡其底部的厌氧生物反应仓和好氧生物反应仓,从而使本生物净化器能合理、自然地融入周边景观中,有利于环境的协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涌水体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河涌水体的生物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日益增多,我国城镇污水中污染物种类繁多、资源化利用率低、氮磷污染负荷大。当前国内外处理污水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在处理大量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中,生物法是较多被采纳的方法。生物法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代谢,对水中污染物起到去除的效果。大部分采用生物法的生态处理污水工程设备的外形十分臃肿且不美观,又由于城市河涌大多处于城市内部与居民区周边,故目前大部分生态处理无水工程设备无法有效融入周边景观,不利于环境协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河涌水体的生物净化器,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河涌水体的生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浮岛;设于所述生物浮岛下方的厌氧生物反应仓,所述厌氧生物反应仓的底部设有连通至外界的进水口;设于所述生物浮岛下方,且位于厌氧生物反应仓外侧的好氧生物反应仓,所述氧生物反应仓与生物浮岛连通且其外侧设有连通至外界的出水口;设于所述厌氧生物反应仓内的反硝化细菌填料;设于述好氧生物反应仓的悬浮生物填料;以及设于所述生物浮岛上的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输入端穿入厌氧生物反应仓内。
进一步,所述好氧生物反应仓包括环设于厌氧生物反应仓外侧的环形好氧生物反应仓。
进一步,包括: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设于厌氧生物反应仓的外侧与好氧生物反应仓的内侧之间,水流通道的顶部与生物浮岛相连通,水流通道的底部与好氧生物反应仓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反硝化细菌填料包括填充于厌氧生物反应仓内的若干反硝化菌固定颗粒。
进一步,所述悬浮生物填料包括填充于好氧生物反应仓内的若干悬浮生物颗粒。
进一步,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设于生物浮岛上,且电性连接提升泵。
进一步,包括:若干叶轮发电装置,若干所述叶轮发电装置均设于好氧生物反应仓内,且均电性连接于电源。
进一步,包括:若干挺水植物,若干所述挺水植物设置于生物浮岛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净化器外观简洁,当漂浮在河涌中工作时,生物浮岛能够有效遮挡其底部的厌氧生物反应仓和好氧生物反应仓,从而使本生物净化器能合理、自然地融入周边景观中,有利于环境的协调。
2、提升泵能够有效使厌氧生物反应仓内产生负压,使河涌污水从进水口流经厌氧生物反应仓内并输送至生物浮岛上,最终通过重力流落好氧生物反应仓并重新排回河涌内,在上述此过程中,污水与厌氧生物反应仓后内的反硝化细菌填料进行反硝化反应,降低水体COD及硝态氮浓度,生物浮岛能初步过滤和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好氧生物反应仓内的悬浮生物填料通过好氧反应进一步去除水体污染物,从而通过微生物生物降解、物理吸附和植物吸收的组合结构,使回流到河涌内的水体内的氨氮、磷酸盐和有机物等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能够持续有效地改善河涌水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6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