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塞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2142.9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9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娜;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汇律师事务所 11711 | 代理人: | 马亚坤 |
地址: | 10004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塞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塞导管,其中,该鼻塞导管包括:鼻塞管、供氧管和固定带;供氧管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机构,供氧管通过固定机构与鼻塞管固定连接;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鼻塞管的侧壁固定连接,固定带与鼻塞管连接后呈环形,固定带用于固定鼻塞管的位置,固定带和鼻塞管压迫患者皮肤处均设置有减压辅料。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行吸氧治疗时,鼻塞管与供氧管连接不牢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时,可以使得鼻塞管和供氧管连接紧密,并且通过减压辅料的作用可以防止患者面部出现压力性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吸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鼻塞导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许多患者需要进行吸氧治疗。吸氧治疗通常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吸氧方法主要有鼻导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和经口吸氧法等,其中又以鼻导管吸氧法最为常见,即将鼻导管插入鼻腔顶端进行吸氧。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鼻导管吸氧时,通常利用固定带将鼻导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子处,然后连接供氧管,但是,为了使鼻塞不会从患者鼻子处滑落,通常,固定带会勒紧,进而对患者面部产生强烈的压迫,产生压力性损伤。同时,在患者吸氧的过程中会出现无意识的动作使得供氧管与鼻塞分离,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
针对现有技术中进行吸氧治疗时,鼻塞管与供氧管连接不牢固的问题,还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塞导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吸氧治疗时,鼻塞管与供氧管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塞导管,包括:鼻塞管、供氧管和固定带;
所述供氧管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供氧管通过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鼻塞管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鼻塞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与所述鼻塞管连接后呈环形,所述固定带用于固定所述鼻塞管的位置,所述固定带和所述鼻塞管压迫患者皮肤处均设置有减压辅料。
可选地,所述鼻塞管包括第一柱形管、第二柱形管和第三柱形管,所述第一柱形管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一柱形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氧管连接有固定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柱形管和所述第三柱形管固定在所述第一柱形管的侧壁,所述第二柱形管和所述第三柱形管均与所述第一柱形管连通,所述第二柱形管和所述第三柱形管靠近所述第一柱形管的一端均为螺纹管,所述第二柱形管和所述第三柱形管之间设置有弹性鼻夹,所述弹性鼻夹将第二柱形管和第三柱形管限制在鼻孔内,所述弹性鼻夹与第二柱形管和第三柱形管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柱形管上还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连接杆和防转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鼻塞管的侧壁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防转杆固定连接,所述防转杆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柱形管滚动,所述防转杆靠近患者皮肤的一侧设置有减压辅料。
可选地,所述鼻塞导管还包括连接带;
所述鼻塞管与所述连接带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带远离所述鼻塞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固定带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上设置有减压辅料。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日字扣、插扣或者魔术贴。
可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筒和固定螺母,所述螺筒的其中一个端部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螺筒开设有凹槽的端部呈开花状,所述螺筒另一个端部与所述供氧管一体成型,所述固定螺母螺接在所述螺筒上,所述固定螺母沿所述螺筒旋转用于收紧或释放所述螺筒的开花状端部。
可选地,所述减压辅料为海绵板、硅胶板或者乳胶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中心医院,未经航天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21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管架推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电箱背板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