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悬置系统以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5402.8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97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洁;黄颖;田子龙;任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谢素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悬置 系统 以及 | ||
本申请提出一种汽车,汽车包括汽车悬置系统,汽车悬置系统包括动力总成、设于左纵梁的左悬置组件和设于右纵梁的右悬置组件,左悬置组件和右悬置组件的弹性中心连线形成的悬置系统弹性轴在一横向平面上形成第一正投影,动力总成的扭矩轴在横向平面上形成第二正投影,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夹角角度为0°-2°,第一正投影与左纵梁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相交于第一交点,第一正投影与右纵梁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相交于第二交点,第二正投影与左纵梁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相交于第三交点,第二正投影与右纵梁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相交于第四交点,第一交点和第三交点的距离为0-30mm,第二交点和第四交点的距离为0-30mm,在上述数值范围内,能有效提高悬置系统的NVH解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悬置系统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动力总成悬置解耦性能是悬置系统NVH性能设计的重要指标,是整车怠速、换挡冲击、启停、过坎冲击等工况关键设计指标,而悬置系统弹性轴、扭矩轴的位置对悬置系统的NVH性能有着重要联系,合理设计悬置系统弹性轴、扭矩轴的位置,可以有效提高悬置系统的NVH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悬置系统以及汽车,其能实现良好的NVH悬置解耦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悬置系统,包括动力总成、设于左纵梁的左悬置组件和设于右纵梁的右悬置组件,左悬置组件和右悬置组件均一悬置装置,左悬置组件的悬置装置的弹性中心和右悬置组件的悬置装置的弹性中心的连线形成悬置系统弹性轴,悬置系统弹性轴在一横向平面上形成第一正投影,动力总成的扭矩轴在横向平面上形成第二正投影,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夹角角度为0°-2°,第一正投影与左纵梁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相交于第一交点,第一正投影与右纵梁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相交于第二交点,第二正投影与左纵梁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相交于第三交点,第二正投影与右纵梁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相交于第四交点,第一交点和第三交点的距离为0-30mm,第二交点和第四交点的距离为0-30mm。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交点和第三交点的距离为0-25mm,第二交点和第四交点的距离为0-25mm。
在一实施方式中,左纵梁的长度中心线上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左悬置组件的悬置装置的弹性中心在横向平面上形成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距离为38mm-42mm;右纵梁的长度中心线上包括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右悬置组件的悬置装置的弹性中心在横向平面上形成的正投影位于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的距离为 38mm-42mm。
在一实施方式中,悬置装置包括:
用以连接汽车车架的被动侧支架;
用以连接动力总成的主动侧支架;
设于被动侧支架的内腔;以及
设于内腔的主簧弹性件;其中,主簧弹性件包括限位块和连接端,连接端包括两对称设置的连接脚,内腔内壁设有两对称设置的卡槽,两连接脚的末端与卡槽配合。
在一实施方式中,限位块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沿限位块径向突起的缓冲块。
在一实施方式中,两连接脚自主簧弹性件向内腔内壁倾斜延伸且在第一方向上逐渐相互远离。
在一实施方式中,卡槽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一沟槽,连接脚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一用以与沟槽配合的凸块。
在一实施方式中,两连接脚和内腔内壁之间形成一缓冲空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动力总成的质心在汽车长度方向上与第一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mm。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悬置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54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双面玻璃擦
- 下一篇:一种高效散热型氢燃料系统主控集成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