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管和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6324.3 | 申请日: | 2022-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25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解亚平;吴常;曾波;戴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24;C12M1/21;C12M1/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佩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管及试剂盒,反应管具有检测腔、注液通道和排气通道,检测腔连通于注液通道与排气通道之间;排气通道的通道壁上凸设有刺破部,刺破部用于刺破从检测腔流出的气泡;所述刺破部与所述排气通道的通道壁界定形成截留腔,所述截留腔的腔壁用于截留气泡从所述排气通道回流至所述检测腔中。检测腔中的样本处理液在升降温扩增过程中产生的小气泡,经过检测腔进入排气通道,而被排气通道的通道壁上设置的刺破部刺破。且当存在未被刺破的气泡时,气泡被截留至截留腔中,避免了气泡回流至检测腔中,确保荧光检测区只被目标检测液体充满,减小了小气泡对荧光检测的影响,提高了荧光检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应管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核酸检测的物质是病毒的核酸,核酸检测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样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
核酸提取需要用到试剂盒,在试剂盒中提取核酸后将其加入到PCR反应管中,并由人工盖上密封盖后放入离心机内离心后,核酸才能被注入到检测腔内,该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操作效率低下。
目前,为了提高操作效率,已有创新技术(如申请号为2021107859482的中国专利申请),通过注射的方式将核酸注射至检测腔中。但是,采用注射的方式,核酸在升温扩增过程中,检测腔内可能产生微小气泡从而影响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升温过程中产生的小气泡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测精度的反应管和试剂盒。
一种反应管,所述反应管具有检测腔、注液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检测腔连通于所述注液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之间;所述排气通道的通道壁上凸设有刺破部,所述刺破部用于刺破从所述检测腔进入所述排气通道内的气泡;
所述刺破部与所述排气通道的通道壁界定形成截留腔,所述截留腔的腔壁用于截留气泡从所述排气通道回流至所述检测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反应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截留腔曲折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的通道壁相对的两侧均凸设有所述刺破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液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间隔设置,所述排气通道的通道壁靠近所述注液通道的一侧凸设有一个所述刺破部,所述排气通道的通道壁远离所述注液通道的另一侧间隔凸设有两个所述刺破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义设于所述排气通道远离所述注液通道的通道壁的所述刺破部为第一刺破部,设于所述排气通道靠近所述注液通道的通道壁的所述刺破部为第二刺破部;
所述第一刺破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刺破部靠近所述检测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刺破部设于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刺破部远离所述排气通道的通道壁的顶端形成一个刺破尖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刺破尖端具有夹角,所述夹角小于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角小于60°。
一种试剂盒,包括主盒体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反应管,所述主盒体包括具有注液孔和排气孔的注液腔,所述反应管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主盒体,所述反应管的所述注液通道连通所述注液孔,所述反应管的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排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6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驱动滚轮组件和窗帘开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吸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