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深缝洞型储层油井的增强注水采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51535.6 | 申请日: | 202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1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军;上官丰收;邓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汉科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西安恩诺维新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惠磊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深缝洞型储层 油井 增强 注水 采油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深缝洞型储层油井的增强注水采油装置,包括油管、注水采油转换阀、封隔器、井下注水泵和套管;套管设置在油井中,油管的底端插入套管内,油管的顶端连通外部的采油设备,管柱与套管之间形成环空,封隔器设置在环空内且套设在管柱的外周侧;套管与高压水层通过射孔连通,油管正对射孔的管部为抗冲蚀管部,注水采油转换阀和井下注水泵都设于油管内,注水采油转换阀用于控制油管内部与射孔接通或切断,注水采油转换阀在高度方向上位于高压水层的上方,封隔器在高度方向上位于高压水层的下方,结合井下注水泵。本申请能够利用油井自身钻遇的高压水层作为注水源,实现增强注水,无需建设水源井,节省装置成本以及开发投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井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深缝洞型储层油井的增强注水采油装置。
背景技术
深度超过5000米的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与断层、裂缝和岩溶作用具有成因关系的洞穴是主要的储油空间、断裂面或裂缝是主要的流动通道、基质基本不含油气或含油气很少。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平面上多个单体油藏后油藏单元主要沿通源走滑断裂展布,沿断裂走线油藏延伸距离短则数千米、十几千米,长则数十千米甚至上百千米。沿走滑断裂两侧延伸距离短,少则几米到十几米,多则几十米至上百米。油藏在平面上分别呈现出明显的长墙状特征。二是控制油藏分布的走滑断裂之间的距离大,宽者可达几十或上百千米。三是油藏的油柱高度比较大。四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具有高度的非均质性,即使是邻井,其生产表现特点往往有巨大的区别。
目前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油井投入开发之后往往出现初期产量高、产量递减快的生产特征,一般在投产两年左右就需要转入人工注水补充能量开发。按照一般油田注水开发的通常做法,特定油藏转入注水开发时要大专门的注水水源井、铺设注水管线、建设注水站、配水间、设置杀菌、过滤、单井增压设施等等。由于碳酸盐岩油藏具有上述的四大特点,导致其油井在平面上分散程度高、线性延伸距离长、铺设几千甚至上万千米的注水管网、建设很多的注水站和配水间以及增压装置,这对于边际开发的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而言是不能接受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超深缝洞型储层油井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超深缝洞型储层油井的增强注水采油装置,其能够解决以往传统注水方式开发成本大的问题。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深缝洞型储层油井的增强注水采油装置,包括油管、注水采油转换阀、封隔器、井下注水泵和套管;所述套管设置在油井中,所述油管的底端插入所述套管内,所述油管的顶端连通外部的采油设备,所述油管与套管之间形成环空,所述封隔器设置在环空内且套设在所述油管的外周侧;所述套管与高压水层通过射孔连通,所述油管正对所述射孔的管部为抗冲蚀管部,所述注水采油转换阀设置于所述油管内,所述注水采油转换阀控制所述油管内部与所述射孔的接通或切断,所述注水采油转换阀位于高压水层的上方,所述封隔器位于高压水层的下方;所述油管内还设有位于注水采油转换阀下方的井下注水泵。
其中,所述注水采油转换阀可以包括连通所述油管内外的注水孔和用于封堵所述注水孔的封堵机构;所述封隔器坐封时,所述封隔器的外周侧面紧贴所述套管的内壁面;所述油管内还设有采油泵,所述井下注水泵和采油泵从上至下间隔排布。
本申请的超深缝洞型储层油井的增强注水采油装置,能够利用油井自身钻遇的高压水层和井下注水泵作为注水动力,使采油无需建设水源井,还能够实现增强注水,节省装置成本以及开发投资,节省了能耗,提高了效益,且整体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超深缝洞型储层油井的增强注水采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超深缝洞型储层油井的增强注水采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汉科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西安恩诺维新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汉科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西安恩诺维新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51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