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组装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57392.X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7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18 |
代理公司: | 无锡承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3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压差硬管 软管 组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组装的结构,包括两根软管和两根压差硬管;两根软管中,一根为进气软管,另一根为出气软管;进气软管和出气软管的同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标识;进气软管和出气软管上均套接有两个喉箍;两根压差硬管中,一根为进气硬管,另一根为出气硬管;进气硬管和出气硬管的端部均具有墩头;进气硬管和出气硬管的外壁上均设有标示线,标示线与其所在压差硬管上的墩头的间距满足在插入所在的压差硬管时,标示线与所插入的软管端部相重合时,墩头完全通过所插入的软管上的第一标识。本实用新型防止压差硬管与软管的脱落,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的有效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气系统压差传感器总成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组装的结构。
背景技术
压力传感器及管路布置是汽车排气系统用来检测相应排气管前后的压力差值,从而判断转换效率及颗粒物堆积的含量。压力传感器对排放标准有着重要的监测作用,压力传感监测一旦失效将不能正常监测排气系统的相关数据。通常压差传感器结构是在硬管与压差器之间有根软管连接过渡,在硬管插入软管时,硬管的墩头处用喉箍卡住,使其固定连接,但有时由于喉箍的错误位置,喉箍没卡住硬管,极易造成硬管与软管的脱落,使得压差传感器不能正常监测相关数据。
基于以上失效风险,期望设计一种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组装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组装的结构,防止压差硬管与软管的脱落,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的有效连接。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组装的结构,包括两根软管和两根压差硬管;
两根所述软管中,一根为进气软管,另一根为出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和所述出气软管的同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标识;所述进气软管和出气软管上均套接有两个喉箍;
两根所述压差硬管中,一根为进气硬管,另一根为出气硬管;所述进气硬管和所述出气硬管的端部均具有墩头,所述墩头的外径大于两根所述软管的内径;所述进气硬管和出气硬管的外壁上均设有标示线,所述标示线与其所在压差硬管上的墩头的间距满足在插入所在的压差硬管时,标示线与所插入的软管端部相重合时,所述墩头完全通过所插入的软管上的第一标识。
优选地,两个所述软管上远离第一标识的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二标识。
优选地,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均为“工”字图案,所述“工”字图案印刷在所述软管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喉箍的材质为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防止压差硬管与软管的脱落,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的有效连接;需要增加零件费用,方案成本低;对于硬管与软管的连接能够有效的识别,易于工人安装;
(2)减少对安装的检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组装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组装的结构的安装示意图1;
图3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组装的结构的安装示意图2;
图4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压差硬管与软管组装的结构的安装示意图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573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