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65726.8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8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新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H01M50/249;H01M50/244;H01M50/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组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涉及电池组支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散热安装板和固定组件;散热安装板与固定组件套接配合;散热安装板侧面开有安装槽道;安装槽道内底面呈线性分布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表面设置有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各组新能源电池放置在固定组件上,通过挤压弹簧带动挤压板将新能源电池夹持固定在固定组件上,通过多组散热风扇对固定组件上的新能源电池进行散热;提高新能源电池组之间的通风效果,增强其安全性;通过在安装槽道内底面靠近一侧面固定连接C形导线槽,将各散热风扇的电源线穿过橡胶滚筒置于C形导线槽中,防止电源线松动缠住散热风扇,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组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已成为市场的新宠,并且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推行,新能源汽车已日益普及。由于新能源汽车有效降低了油耗及污染气体的排放,并且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动力愈发强劲,几乎已经完全能够替代燃油汽车的性能,同时,电动汽车还有噪音低、行驶稳定舒适等优点,因此,也不断的被消费者所接受,已成为汽车业发展的新热点。目前,新能源汽车采用油电混合的形式居多,即燃油机加电动机的组合作为动力。而电动机驱动汽车需要大功率的汽车电池。
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夏天,车身环境温度高,对于多组新能源电池来说,仅仅在电池安装架上开设通风口,通风效果是不明显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通过将各组新能源电池放置在固定组件上,通过挤压弹簧带动挤压板将新能源电池夹持固定在固定组件上,通过多组散热风扇对固定组件上的新能源电池进行散热,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包括散热安装板和固定组件;所述散热安装板与固定组件套接配合;所述散热安装板侧面开有安装槽道;所述安装槽道内底面呈线性分布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表面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安装板表面呈线性分布开有入风口;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靠近两侧面对称开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板表面呈矩阵阵列开有若干第一通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安装板表面靠近两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螺纹转动配有紧固螺母;所述螺纹柱与第一安装孔套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安装板两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开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槽道内底面呈矩阵阵列开有第二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道内底面靠近一侧面固定连接有C形导线槽;所述C形导线槽开口面呈线性分布设置有橡胶滚筒。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表面呈线性分布固定连接有C形卡板;所述C形卡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C形卡板表面呈线性分布设置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各组新能源电池放置在固定组件上,通过挤压弹簧带动挤压板将新能源电池夹持固定在固定组件上,通过多组散热风扇对固定组件上的新能源电池进行散热;提高新能源电池组之间的通风效果,增强其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槽道内底面靠近一侧面固定连接C形导线槽,将各散热风扇的电源线穿过橡胶滚筒置于C形导线槽中,便于整理电源线的同时,防止电源线松动缠住散热风扇,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新,未经林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657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