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入射型电磁超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81342.5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2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冯奎胜;李娜;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杨凤娟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射 电磁 材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入射型电磁超材料,包括超材料主体和外部连接框,所述外部连接框设置在超材料主体的外侧为其提供安装对接面,所述外部连接框的左侧设置有对接板,所述外部连接框的右侧开设有对接槽,对接槽和对接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对接板和对接槽之间构成凹凸配合结构,通过对接槽和对接板的连接将相邻超材料主体进行连接,所述对接板的前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该双入射型电磁超材料设置有卡块、对接槽和第二复位弹簧,通过卡块和对接槽的连接将对接板限位在对接槽内,且对接板在受到作用力后可通过通过卡块配合第二复位弹簧的形变对作用力进行吸收和缓冲,使其对接处能够吸收一定的形变,提高后续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入射型电磁超材料。
背景技术
电磁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左手材料是一种典型的超材料,左手材料一般只能在电磁波从特定某一方向入射时才能实现左手特性,与实际应用中所需求的多方向多维数的要求不符,随着近年来在学者们不断努力,双Z型结构、双Σ型结构以及双三角形金属条结构的提出,实现了在电磁波垂直入射和平行入射两种入射情况下同时实现左手特性,形成双射入,在左手材料的多维化研究领域中迈出了一大步,但现有的双射入型电磁超材料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有的双射入型电磁超材料在进行拼接使用时,且拼接处多为固定式连接,在后续受到外力作用或是材料自身形变时拼接处不能对作用力进行吸收和缓冲,容易导致拼接处的鼓起或开裂损坏,降低了后续材料连接后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双射入型电磁超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入射型电磁超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双射入型电磁超材料在进行拼接使用时,且拼接处多为固定式连接,在后续受到外力作用或是材料自身形变时拼接处不能对作用力进行吸收和缓冲,容易导致拼接处的鼓起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入射型电磁超材料,包括超材料主体和外部连接框,所述外部连接框设置在超材料主体的外侧为其提供安装对接面,所述外部连接框的左侧设置有对接板,所述外部连接框的右侧开设有对接槽,对接槽和对接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对接板和对接槽之间构成凹凸配合结构,通过对接槽和对接板的连接将相邻超材料主体进行连接,所述对接板的前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用于后续将对接板在对接槽内进行限位,所述对接槽的内部设置有顶板,且顶板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并且顶板和对接槽之间构成左右滑动结构,所述顶板的前侧设置有安装壳,且安装壳的内部设置有卡块,并且卡块和安装壳之间构成前后滑动结构,所安装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对安装壳的受力进行缓冲,所述卡块的前侧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为卡块提供后推力,且卡块的前端固定有磁块,磁块的前侧设置有定位槽,通过磁块和定位槽的连接将安装壳进行固定且后续通过外界磁体对磁块的吸引可控制卡块的移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对接板关于外部连接框的中心线上下对称设置,增加后续对接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对接板的内端通过活动轴和外部连接框之间构成转动连接,且外部连接框的左侧表面开设有收纳槽,并且收纳槽和对接板呈一一对应设置,通过收纳槽可将对接板进行遮挡,使对接板能收纳到外部连接框的内部,不影响后续外部连接框的边侧完整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活动轴的端部设置有扭力弹簧,为活动轴提供旋转复位力,使活动轴能自动将对接板转入到收纳槽内,提高后续对接板在收纳槽内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上下两侧均固定有定位块,且定位块和外部连接框之间构成左右滑动结构,通过定位块对顶板的最大右移距离进行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学院,未经阳光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81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硅油泄漏的传感器基座
- 下一篇:更换钢轨道岔不打孔联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