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氨纶包覆丝加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09832.1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8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沈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祥路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李祥旗 |
地址: | 31124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氨纶包覆丝 加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氨纶包覆丝加捻装置,包括氨纶芯纱喂入机构、加捻机构、纤维纱送纱机构、下牵伸罗拉、收卷机构,氨纶芯纱喂入机构包括上牵伸罗拉和氨纶芯纱;加捻机构由加捻管、连接管、转盘组成,加捻管两侧设有过纱孔,氨纶芯纱从连接管穿入并从加捻管穿出;纤维纱送纱机构包括线轴、线卷、第一纤维纱、第二纤维纱、导纱器,第一纤维纱、第二纤维纱分别穿过导纱器、过纱孔后与氨纶芯纱加捻成复合纱线后从加捻管底端穿出,然后经下牵伸罗拉牵伸后经收卷机构收卷。有益效果:第一纤维纱、第二纤维纱分别穿过对应的导纱器、过纱孔后镜像均匀缠绕包覆在氨纶芯纱表面加捻,包覆加捻精度高、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氨纶包覆丝加捻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氨纶包覆丝,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是指通过氨纶芯纱和外包纤维纱组合的一种复合纱;一般以长丝为氨纶芯纱,短纤为外包纤维纱。
目前,在对复合型氨纶包覆丝加捻时,由于有多条纤维纱,难以进行均匀包覆加捻,加捻精度差、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氨纶包覆丝加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氨纶包覆丝加捻装置,包括氨纶芯纱喂入机构、加捻机构、纤维纱送纱机构、下牵伸罗拉、收卷机构,所述氨纶芯纱喂入机构包括上牵伸罗拉和经其牵伸向下送出的氨纶芯纱;所述加捻机构位于所述氨纶芯纱喂入机构下方且由加捻管、连接管、转盘组成,所述加捻管与所述连接管均竖向同轴心线设置,且所述加捻管顶端连接所述连接管底端,所述加捻管上部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过纱孔,所述转盘横向放置,且所述转盘中心孔套在所述连接管顶端并与其焊接固定,所述氨纶芯纱从所述连接管穿入并从所述加捻管穿出;所述纤维纱送纱机构包括线轴、线卷、第一纤维纱、第二纤维纱、导纱器,所述线轴设有两个并对称安装在所述转盘顶面上,所述线轴上均套装有所述线卷,两个所述线卷分别引出所述第一纤维纱和所述第二纤维纱,所述转盘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导纱器,所述第一纤维纱、所述第二纤维纱分别穿过所述导纱器、所述过纱孔后与所述氨纶芯纱加捻成复合纱线后从所述加捻管底端穿出,然后经所述下牵伸罗拉牵伸后经所述收卷机构收卷。
优选的,所述氨纶芯纱与所述连接管以及所述加捻管共轴心线。
优选的,所述线轴、所述导纱器、所述过纱孔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导纱器由固定在所述转盘上的支撑杆以及焊接在所述支撑杆末端的导纱圈组成。
优选的,所述加捻管由紧贴其下部的龙带带动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纤维纱、第二纤维纱分别穿过对应的导纱器、过纱孔后镜像均匀缠绕包覆在氨纶芯纱表面加捻,并经下牵伸罗拉牵伸后经收卷机构收卷,包覆加捻精度高、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纱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捻管、过纱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牵伸罗拉;2、氨纶芯纱;3、线卷;4、线轴;5、导纱器;51、支撑杆;52、导纱圈;6、转盘;7、第一纤维纱;8、第二纤维纱;9、连接管;10、加捻管;101、过纱孔;11、龙带;12、复合纱线;13、下牵伸罗拉;14、收卷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祥路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祥路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09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查看血管的面屏
- 下一篇: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