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的新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21202.6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11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德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2J7/00;H05K5/02;H05K5/03;F21V8/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19 | 代理人: | 莫杰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牙 耳机 充电 新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的新型结构,其通过将透光孔设置在下前突部的倾斜的半环形衔接面上,使得出光面与盒体的正面呈一定夹角,而非正面出光,降低因光线不够柔和而对用户的影响,并且通过对体积进行局部增加而实现对光导行径的延长,强化导光组件的光柔和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仅需要局部增加可忽略不计的体积和重量即可实现对磁吸件的磁吸效果的提升以及导光组件出光效果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充电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蓝牙耳机的立式充电盒,其外表面均采用平齐壳体结构,而发光显示模组全部均为使用直射式结构,虽然大部分都会采用导光柱来对LED芯片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处理,而使得光线变得柔和,所以对于原本LED芯片本身的出光就比较柔和的,再通过导光柱的处理,其呈现出的光对于用户来说更加好接受,但是对于偌大的蓝牙耳机市场,厂家不断地通过压缩成本来实现低售价,其在用料方面必然会降低质量,所以对于LED芯片的出光本身非柔光的,需要通过增加导光柱的光导行径进行对光实现充分的散射,但是局限于充电盒的有限空间,无法增加导光柱的光导行径,使得最终的出光效果不尽人意。再有,充电盒作为每天需要携带的配件,其重量和体积需要达到用户可接受的平衡,如果为了盲目增加盒盖的磁吸效果提高盒盖的稳固性且为了增加导光柱的行径而将充电盒的体积和重量进行过度的增加,无疑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的新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的新型结构,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具有下内座,盒盖具有上内座,下内座的里侧装配有下磁吸件,上内座的里侧装配有上磁吸件,盒盖与盒体通过上磁吸件和下磁吸件的互相磁吸实现磁吸盖合;其中,
盒体的正面具有半圆形状的下前突部,盒盖的正面具有半圆形状的上前突部,上前突部和下前突部拼接成完整的圆周形状构成前突部;上内座具有延伸至上前突部的上延伸部,下内座具有延伸至下前突部的下延伸部,上内座具有延伸至上延伸部的上安装位,下内座具有延伸至下延伸部的下安装位,上安装位用于装配上磁吸件,下安装位用于装配下磁吸件;下前突部与盒体的正面表面之间具有倾斜的半环形衔接面,半环形衔接面具有沿半环形衔接面周向分布的多个透光孔,盒体的内部具有导光组件,导光组件的出光部从盒体的内侧穿过透光孔以外露于盒体的半环形衔接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导光组件包括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和装配支架,第一导光板作为导光组件的进光部分装配在电路板上,第二导光板作为导光组件的出光部分装配在下前突部的透光孔的内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装配支架包括垂直于电路板表面的支架主体,在该支架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电路板表面平行的支架安装部,支架安装部具有支架安装孔,支架主体的同一侧具有若干垂直于支架主体的第一隔板。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包括第一导光主体、位于第一导光主体中部的若干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导光柱以及位于第一导光主体两端的第一导光安装部,第一导光安装部具有导光安装孔,导光安装孔与支架安装孔共同组成同轴安装孔以用于装配在电路板上;第一隔板嵌装于相邻第一导光柱之间的间隙中。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光安装部具有定位柱,定位柱用于插设于电路板上以实现定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光板包括第二导光主体、位于第二导光主体中部的若干等间距排列的第二导光柱以及位于第二导光主体两端的第二导光安装部,第二导光柱的进光面与第一导光柱的出光面一一对应且相互接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下前突部的内侧具有从上至下插入的插槽,插槽具有正面与盒体的正面共壁的槽壁、顶面的上开口以及背面的后开口,透光孔位于插槽的底面,在槽壁上设置有将多个的透光孔隔开的第二隔板,第二导光板从上开口竖直插入至插槽内,后开口的两侧具有挡部,第二导光板的第二导光安装部装配至挡部与槽壁之间以定位,第二隔板置于相邻第二导光柱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德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德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21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平面镜的光伏发电板
- 下一篇:一体化风电通风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