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35770.1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9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诚;王东杰;朱广举;於可佳;刘阿锋;姜化强;李明超;鲍先锋;吴宁;陈绍龙;刘月;闫俊;孟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城建有限公司;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28 |
代理公司: | 武汉世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3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130500 吉林省长春市空港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边坡放料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包括:混凝土墩,设置在开孔内;立柱,其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墩内;支撑板,设置在立柱的顶端,支撑板用于放料;其中,立柱提升了支撑板的高度,以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在支撑板与基坑边坡的坡面之间的空间进行作业。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立柱提升了支撑板的高度,这样使得支撑板与基坑边坡脱离,在支撑板和基坑边坡之间留下足够的空间供现场人员进行施工作业,从而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直接在基坑边坡顶部或底部平地上设置放料平台所导致的基坑边坡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以及占用非边坡场地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基坑边坡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边坡支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出现在基坑施工阶段设置放料平台的情况,一般采取在基坑边坡顶部或底部平地上设置。这样导致基坑边坡顶部或底部被放料平台占用,导致基坑边坡空间利用率较低。
以上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存在基坑边坡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解决了基坑边坡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基坑边坡的地基持力层上设置有开孔,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包括:混凝土墩,设置在开孔内;立柱,其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墩内;支撑板,设置在立柱的顶端,支撑板用于放料;其中,立柱提升了支撑板的高度,以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在支撑板与基坑边坡的坡面之间的空间进行作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包括多根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立柱和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混凝土墩,多根立柱与多个混凝土墩一一对应设置。通过本实施方式,多根立柱能够同时支撑支撑板,从而确保支撑板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堆放在其上的物料。进而确保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能够正常地工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撑梁结构,支撑梁结构设置在支撑板和立柱之间。通过本实施方式,支撑梁结构能够加强立柱与支撑板的连接强度,从而确保支撑板有足够的强度支撑放置在其上的物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梁结构包括横梁和与横梁交叉连接的纵梁。通过本实施方式,支撑梁结构能够形成交叉网状结构,该种结构既能加强支撑板的承载能力,而且还能降低支撑梁结构的自身重量,从而节约了边坡放料平台的制造成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横梁与纵梁呈十字交叉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梁结构为焊件,横梁和/或纵梁采用工字钢。通过本实施方式,横梁采用工字钢能够确保支撑梁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约基坑边坡放料平台的制造成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地基持力层上设置有支护桩,立柱与支护桩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支撑板搭接连接在支护桩的顶端。通过本实施方式,利用地基持力层上既有的支护桩作为支撑基础支撑支撑板,这样避免了基坑边坡放料平台再额外设置支撑柱对支撑板进行支撑,从而节约了基坑边坡放料平台的制造成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斜撑,第一斜撑的一端与支护桩,其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通过本实施方式,第一斜撑能够将支撑板以及其上方的载荷传递给支护桩,再通过支护桩传递至地基持力层。从而确保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能够正常地支撑放置在其上的物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斜撑,第二斜撑的一端与立柱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通过本实施方式,第二斜撑能够将支撑板以及其上方的载荷传递给立柱,再通过立柱传递至地基持力层。从而确保基坑边坡放料平台能够正常地支撑放置在其上的物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立柱包括多根钢管,多根钢管组合在一起以构成立柱。通过本实施方式,可根据基坑边坡坡度的大小设置钢管的数目,以控制基坑边坡放料平台的整体高度,从而确保在支撑板和基坑边坡之间留下足够的空间供现场人员进行施工作业,进而提高了基坑边坡的空间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城建有限公司;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城建有限公司;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35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