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换流站桩腿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37781.3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8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史政;刘蒙;江锐;梁金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E02B17/06;E02D27/12;H02B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禤淑莹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换流 站桩腿 布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换流站桩腿布置结构,其包括换流站本体,换流站本体设有前侧横舱壁、中间横舱壁、后侧横舱壁、左侧纵舱壁和右侧纵舱壁,前侧横舱壁、中间横舱壁和后侧横舱壁沿换流站本体的纵向等距间隔布置,前侧横舱壁的底部设有前排桩腿,后侧横舱壁的底部设有后排桩腿,中间横舱壁的底部设有中排桩腿和斜撑桁架,中排桩腿设有两排,且两排中排桩腿以中间横舱壁为中心线呈前后对称设置,斜撑桁架连接在两排中排桩腿之间,中间横舱壁的底部与斜撑桁架的顶部相连。采用本实用新型,既能降低桩腿荷载值,保证桩腿能做出厂验收试验,又能降低基础导管架的单桩荷载,降低基础导管架的设计难度,并且建造工程量增加不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上换流站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换流站桩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海上换流站负责海上风场电能送出,属于风场核心建筑,重量大(10000~30000吨)、重心高(海平面以上40~50米),海上浮拖安装难度高,时刻面对风浪作用。浮拖安装时,需要降低海上换流站与基础导管架之间的冲击荷载,目前主要采用在基础导管架对接位置安装LMU(Leg Mating Unit:桩腿接合装置),下文简称“桩腿”。
如图1所示,该换流站本体设有三排桩腿101,分别位于前侧横舱壁102、中间横舱壁103和后侧横舱壁104,每排桩腿101由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组成。这种桩腿布置结构的缺点在于:
(1)中排桩腿荷载过大,桩腿产品无法做出厂验收试验:
海上换流站重量高度对称,以25000吨换流站为例:中间横舱壁位置的基础荷载是前侧横舱壁、后侧横舱壁位置的基础荷载的2倍,即中间横舱壁的基础反力约为:
25000/2/2=6250吨;
一般桩腿承载力取基础反力的70%以上,则中排桩腿荷载约:
70%*6250=4375吨;
该荷载远远超过国内大多数厂家桩腿验收试验能力(3000吨左右),一般需要国外采购,采购周期长、费用高。
(2)中间横舱壁位置的基础荷载较大,导致基础导管架设计时,相应的桩基础设计难度大,尤其是地质条件不好时,整个平台设计风险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换流站桩腿布置结构,既能降低桩腿荷载值,保证桩腿能做出厂验收试验,又能降低基础导管架的单桩荷载,降低基础导管架的设计难度,并且建造工程量增加不明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上换流站桩腿布置结构,其包括换流站本体,所述换流站本体设有前侧横舱壁、中间横舱壁、后侧横舱壁、左侧纵舱壁和右侧纵舱壁,所述前侧横舱壁、中间横舱壁和后侧横舱壁沿所述换流站本体的纵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前侧横舱壁的底部设有前排桩腿,所述前排桩腿由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桩腿组成,所述后侧横舱壁的底部设有后排桩腿,所述后排桩腿由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桩腿组成,所述中间横舱壁的底部设有中排桩腿和斜撑桁架,所述中排桩腿设有两排,且两排所述中排桩腿以中间横舱壁为中心线呈前后对称设置,每排所述中排桩腿由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桩腿组成,所述斜撑桁架连接在两排所述中排桩腿之间,所述中间横舱壁的底部与所述斜撑桁架的顶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两排所述中排桩腿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横舱壁两侧相邻的结构舱室横舱壁对应的位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前排桩腿的左侧桩腿、所述后排桩腿的左侧桩腿和所述中排桩腿的左侧桩腿均位于所述左侧纵舱壁相邻的结构舱室纵舱壁对应的位置上;所述前排桩腿的右侧桩腿、所述后排桩腿的右侧桩腿和所述中排桩腿的右侧桩腿均位于所述右侧纵舱壁相邻的结构舱室纵舱壁对应的位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斜撑桁架的斜撑呈X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37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于无线输入输出模块的控制与检测电路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厨房沥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