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大灯灯柱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38365.5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4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熠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9 | 分类号: | F21S41/19;F21S41/30;F21S41/20;F21S45/43;F21Y115/10;F21W102/13;F21W103/55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6 | 代理人: | 何文颖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大灯 灯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大灯灯柱,包括支撑壳,支撑壳内部的一侧固定有托座,且托座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支撑壳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支撑壳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外壁上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防护套筒,且防护套筒的内部安装有针脚,支撑壳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设置有三组,固定架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反光板。本实用新型不仅增强该灯柱的安装便捷性,还提升大灯的光线照射能力,并降低大灯内外温差,避免灯罩上形成水雾,提高大灯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大灯灯柱。
背景技术
汽车大灯,也称汽车前照灯、汽车LED日行灯,作为汽车的眼睛,不仅关系到一个车主的外在形象,更与夜间开车或坏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紧密联系,汽车大灯主要由灯泡、反射镜和反射镜三部分组成,其中汽车前照灯按反射镜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可拆卸式、半封闭式、封闭式三种,大灯灯柱作为灯珠的主要承载主体。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汽车大灯灯柱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此类汽车大灯灯柱的聚光效果较差多是依靠后期装配的反射镜、反射镜进行光线折射,聚光效果较差,同时由于灯珠组件在工作时产生较多热量,其在冬季时大灯由于内外温差大,灯罩内部可能产生水雾,影响了大灯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大灯灯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大灯灯柱聚光效果较差以及冬季使用时灯罩可能产生水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大灯灯柱,包括支撑壳,所述支撑壳内部的一侧固定有托座,且所述托座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支撑壳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壳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连接座,且所述连接座的外壁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防护套筒,且所述防护套筒的内部安装有针脚,所述支撑壳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固定架,且所述固定架设置有三组,所述固定架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反光板,所述支撑壳一侧外壁上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横柱,所述支撑壳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LED灯珠,所述支撑壳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PE滤网,所述PE滤网位于散热风扇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反光板的背面与横柱的外周面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和底部皆固定有外筒,且所述外筒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底端延伸至外筒和安装座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形状可为圆形、矩形以及菱形。
优选的,所述LED灯珠至少设置为三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汽车大灯灯柱不仅增强该灯柱的安装便捷性,还提升大灯的光线照射能力,并降低大灯内外温差,避免灯罩上形成水雾,提高大灯的工作稳定性;
(1)通过设置有导柱和复位弹簧等相互配合的结构,针脚插接在汽车大灯灯座的安装点上,导柱在复位弹簧的限位下自动弹入灯座的凹孔内,此时完成该灯柱的安装工作,操作过程快捷方便,增强该灯柱的安装便捷性;
(2)通过设置有反光板和横柱等相互配合的结构,通过三组反光板、一组横柱以及灯罩内部反光镜、配光镜的作用,使得LED灯珠在大灯内部形成多组光纤折射、反射区,从而起到良好的聚光作用,有效提升大灯的光线照射能力;
(3)通过设置有散热风扇和PE滤网等相互配合的结构,通过散热风扇将外部新风从散热孔处吹出,并由PE滤网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阻挡、吸附,冷风进入到LED灯珠所在的区域,降低其工作温度,同时也降低大灯内外温差,避免灯罩上形成水雾,提高大灯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熠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熠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38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前雷达系统及其供电控制装置
- 下一篇:带喇叭的智能控制电动自行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