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除鱼类胚胎受精膜的解剖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38904.5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8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华;杨启超;杨严鸥;鲍传和;朱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3/00 | 分类号: | A61B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蔡学中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鱼类 胚胎 受精 解剖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受精膜解剖工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去除鱼类胚胎受精膜的解剖工具,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对称设有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为镜像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臂前端设有第一配合块,所述第一配合块端部设有第一穿针,所述第二连接臂前端设有第二配合块,所述第二配合块端部设有第二穿针,所述第一穿针与第二穿针的横截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通过将第一穿针与第二穿针设置为可形成完整圆形的形状,使得在设备在初始位置时形成圆针状,以便于对鱼类胚胎受精膜进行穿刺,后通过按压交叉第一穿针和第二穿针,实现对受精膜的交叉切割,同时将鱼类胚胎与受精膜分离,便于用户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受精膜解剖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去除鱼类胚胎受精膜的解剖工具。
背景技术
在鱼类遗传育种研究中,鱼类胚胎发育的观察是重要一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步就是将鱼类胚胎受精膜与胚胎进行分离,一般采用解剖针对受精膜进行穿刺破坏后分离,且一般会使用多个解剖针对受精膜进行穿刺,以便于后续分离受精膜与胚胎,然而这样会导致操作困难,且不便于连续操作。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去除鱼类胚胎受精膜的解剖工具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鱼类胚胎受精膜的解剖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去除鱼类胚胎受精膜的解剖工具,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对称设有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为镜像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臂前端设有第一配合块,所述第一配合块端部设有第一穿针,所述第二连接臂前端设有第二配合块,所述第二配合块端部设有第二穿针,所述第一穿针与第二穿针的横截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与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相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间设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上套接有保护筒,所述保护筒的弹性橡胶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臂上设有弧形内凹段,用于在解剖操作时放置操作人员手指,所述弧形内凹段位于第二连接臂与弹簧的连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配合块的顶面与第二配合块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用于在解剖操作时为第一配合块与第二配合块的重叠、交叉提供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穿针的顶面与第二穿针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用于交叉切割鱼类胚胎受精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第一穿针与第二穿针设置成可形成完整圆形的形状,使得在设备在初始位置时形成圆针状,以便于对鱼类胚胎受精膜进行穿刺,后通过按压交叉第一穿针和第二穿针,实现对受精膜的交叉切割,同时将相邻的鱼类胚胎分离至设备的两侧,便于用户的操作。
2、通过弹簧与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的配合,使得设备可在完成一次切割后恢复至初始位置,便于连续操作,提升了设备的解剖效率,通过设置保护筒,减少设备的交叉角度,减少操作人员用力,有利于提升操作效率,同时减少弹簧的压缩量,减少了弹簧的疲劳损伤,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去除鱼类胚胎受精膜的解剖工具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去除鱼类胚胎受精膜的解剖工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去除鱼类胚胎受精膜的解剖工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389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冷冻糕点输送机上的分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菌凝胶灌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