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化工油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8796.X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7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曾凡涛;聂慧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冰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46/12;B0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化工 油气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化工油气回收装置,包括送气管、油气吸收室、储气罐、冷凝管、冷凝室一、冷凝室二、送液管、气液分离室、终过滤室和移动车,送气管上设风机和阻火器,送气管与油气吸收室相通再依次连通储气罐、冷凝管、气液分离室和终过滤室,油气吸收室内放油气吸收材料,冷凝室一和冷凝室二内分别装有与冷凝管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液,冷凝管穿过冷凝室一和冷凝室二内部并位于冷却液液面以下,气液分离室顶部与终过滤室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油气吸收室中的油气吸收材料进行油气吸收作业,吸收后的气体进行冷凝形成液相,便于使用气液分离室进行油气分离,利用终过滤室过滤处理气液分离室内的气体再排出,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油化工油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生产、输送、存储等过程中会排出带有油气的废气,如果直接将油气、废气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将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石油化工油气回收的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化工油气回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油化工油气回收装置,包括送气管、油气吸收室、储气罐、冷凝管、冷凝室一、冷凝室二、送液管、气液分离室、终过滤室和移动车,所述送气管上设置风机和阻火器,送气管与油气吸收室相连通再依次连通储气罐、冷凝管、气液分离室和终过滤室,油气吸收室内放置有具有油气吸收作用的油气吸收材料,冷凝室一和冷凝室二内分别装有用于与冷凝管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液,冷凝管穿过冷凝室一和冷凝室二内部并位于冷却液液面以下,气液分离室顶部与终过滤室连通,气液分离室底部设置移动车。
进一步的,所述送气管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风机和阻火器。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控制在0-20°,所述冷凝管一端连通至储气罐出口,冷凝管相对的另一端连通连接管并通过连接管连通气液分离室,连接管倾斜式插入至气液分离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送液管入口接外部冷却液,送液管出口分两路,一路连接至冷凝室一内部,另一路连接至冷凝室二内部且该路上设置冷却阀,冷凝室一底部一侧设置出液管一,冷凝室二底部一侧设置出液管二,出液管一和出液管二上分别设置阀门,来自送液管的冷却液分别在冷凝室内一和冷凝室二内进行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终过滤室内由下至上依次横向设置第一级过滤层和第二级过滤层,所述第一级过滤层和第二级过滤层之间相距2-6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过滤层为摇粒绒过滤层,厚度控制在1-3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级过滤层为金属纤维过滤层,厚度控制在0.3-1.5mm。
进一步的,所述终过滤室顶部设置伸出终过滤室的挡板,所述终过滤室右上端设置排气管,排气管出口位于挡板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室底部设置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下方设置移动车,移动车上设置称重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冰,未经李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87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消毒液制取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设计制造机器自动化用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