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聚酯装置的工艺塔余热的辅料配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53457.0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9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于维波;张强;许军;陈福银;乔远亮;陈军;张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赛胜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马晓敏 |
地址: | 2144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聚酯 装置 工艺 余热 辅料 配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聚酯装置的工艺塔余热的辅料配制系统,包括新鲜乙二醇管路、热乙二醇管路和乙二醇收集槽,所述新鲜乙二醇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换热器、温度计和若干配制罐,所述新鲜乙二醇管路上在配制罐的进口设置有气控开关阀;所述热乙二醇管路依次与工艺塔的热乙二醇出口、换热器和乙二醇收集槽连通,所述换热器和工艺塔之间的热乙二醇管路上设置有热乙二醇泵;所述工艺塔的水蒸气出口设置有水蒸气主管路,所述水蒸气主管路上设置有水蒸气支管路,所述配制罐的外周设置有保温盘管,所述保温盘管与水蒸气支管路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聚酯装置的工艺塔余热的辅料配制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国内聚酯行业的催化剂、稳定剂等辅料配制系统都是用高温导热油或低压蒸汽通入配制罐内设置的加热盘管对溶剂乙二醇进行加热,加热的同时开启搅拌器,温度到位后,再投入催化剂、稳定剂等,通过一定时间的搅拌,充分溶解或混合均匀后,取样分析,配制结束。配制时用低压蒸汽加热需要消耗外供蒸汽,用导热油加热则需先烧煤或天然气将导热油加热,两种方法均存在能源的消耗问题、且配制罐内的加热盘管如果出现裂缝或损坏,还存在泄漏的安全隐患。
在聚酯(PET)生产的酯化反应过程中,会有水的生成,这些反应生成的水和一部分汽化的乙二醇一起进入到工艺塔,在工艺塔内,乙二醇和水由于沸点不同,在工艺塔内被分离,其中轻组分水以蒸汽的形式从塔顶排出,重组分乙二醇落到塔底,塔底的乙二醇经泵采出后,进入乙二醇收集罐继续回用,但这部分乙二醇温度很高,根据工艺条件的不同,不同聚酯装置的工艺塔塔底乙二醇温度在170℃-210℃之间,直接进乙二醇收集罐将会产生大量乙二醇蒸汽,企业一般都会先用循环冷却水对热乙二醇进行冷却降温,再送入乙二醇收集罐回用,不仅增加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换热量,而且热乙二醇中的高品位热量也被浪费掉。若将聚酯装置的工艺塔内热乙二醇余热应用到辅料配制系统,将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聚酯装置的辅料配制系统能源浪费和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聚酯装置的工艺塔余热的辅料配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聚酯装置的工艺塔余热的辅料配制系统,包括新鲜乙二醇管路、热乙二醇管路和乙二醇收集槽,所述新鲜乙二醇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换热器、温度计和若干配制罐,所述新鲜乙二醇管路上在配制罐的进口设置有气控开关阀;所述热乙二醇管路依次与工艺塔的热乙二醇出口、换热器和乙二醇收集槽连通,所述换热器和工艺塔之间的热乙二醇管路上设置有热乙二醇泵;所述工艺塔的水蒸气出口设置有水蒸气主管路,所述水蒸气主管路上设置有水蒸气支管路,所述配制罐的外周设置有保温盘管,所述保温盘管与水蒸气支管路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新鲜乙二醇管路上与换热器并联有第一阀门,所述新鲜乙二醇管路上在换热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有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热乙二醇管路上与换热器并联有第四阀门,所述热乙二醇管路上在换热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有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关闭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并打开第一阀门,可以满足某些不需要加热的辅料的配制,关闭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并打开第四阀门,可以将热乙二醇直接送到乙二醇收集槽,提高该辅料配制系统的使用灵活性。
进一步地,所述热乙二醇管路上还设置有板式热交换器,所述第四阀门、板式热交换器和乙二醇收集槽依次连接。板式热交换器用循环冷却水对由第四阀门直接送到乙二醇收集槽的热乙二醇降温冷却。
作为优选,所述新鲜乙二醇管路的进口端还设置有流量计。通过流量计便于设定新鲜乙二醇的加入量。
作为优选,所述新鲜乙二醇管路上设置有膨胀罐。补偿在不加料、气控开关阀全处于关闭状态时,管路内残留乙二醇热胀冷缩的体积变化,有效保护该辅料配制系统,也更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赛胜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赛胜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53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广告机边框
- 下一篇:改进型压铸机用动物油加注机外输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