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动式笔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64845.9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8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民 |
主分类号: | B43K7/12 | 分类号: | B43K7/12;B43K5/16;B43K24/03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谷科均 |
地址: | 463818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按动式笔,涉及按动式笔的技术领域。一种按动式笔,包括支撑笔杆、空心随动柱、按动键和笔芯,所述空心随动柱、所述按动键和所述笔芯均设于所述支撑笔杆内,所述空心随动柱与所述支撑笔杆弹性连接,所述空心随动柱与所述笔芯可拆卸连接,所述按动键位于所述笔芯的末端,所述按动键能与所述空心随动柱抵接。这样的一种按动式笔,结构简单,使得上述空心随动柱与上述笔芯同向运动,从此不再使用异型笔芯,使平常通用的4.2mm碳素笔芯及4.2mm的圆珠笔得以应用于按动笔中,解决了普通圆珠笔使用分体笔盖帽艺复杂,销售购买渠道窄且价格高的问题,提升了按动式笔的通用性,还可以用笔挂钩竖拉横挂式和笔帽体转动升降式的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动式笔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按动式笔。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按动式笔,把笔芯的某部位做出两个突起作为受力点,使笔杆内的弹簧便于受力,实现笔芯的来复出入的效果。但常见的通用4.2㎜碳素笔芯因没有突起,也没有很好的设计方案制造此类按动笔,从而此类碳素笔市面上较少能被看到。
而现有改进后的按动笔,采用的是把笔芯做成上粗下细的工艺,由不同直径产生的截面与弹簧抵接形成向上的作用力,达到笔芯往复按动的目的。但笔芯因异型构造变得工况复杂,导致了价位高、销售面窄的局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动式笔,结构简单,使得上述空心随动柱与上述笔芯同向运动,从此不再使用异型笔芯,使平常通用的4.2mm碳素笔芯及4.2mm的圆珠笔得以应用于按动笔中,解决了普通圆珠笔使用分体笔盖帽艺复杂,销售购买渠道窄且价格高的问题,提升了按动式笔的通用性,还可以用笔挂钩竖拉横挂式和笔帽体转动升降式的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动式笔,包括支撑笔杆、空心随动柱、按动键和笔芯,上述空心随动柱、上述按动键和上述笔芯均设于上述支撑笔杆内,上述空心随动柱与上述支撑笔杆弹性连接,上述空心随动柱与上述笔芯可拆卸连接,上述按动键位于上述空心随动柱的末端,上述按动键与上述空心随动柱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空心随动柱的底部设有锥形螺母,上述锥形螺母与上述空心随动柱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空心随动柱与上述锥形螺母的连接处设有裂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裂缝为三条,三条上述裂缝沿上述空心随动柱的外表面相隔120度周向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空心随动柱与上述锥形螺母的连接处为锥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笔杆包括前端笔壳和后端笔壳,上述前端笔壳与上述后端笔壳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空心随动柱与上述支撑笔杆之间设有弹簧,上述空心随动柱与上述支撑笔杆通过上述弹簧弹性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笔杆内与上述弹簧的配合处设有凸棘,上述弹簧与上述凸棘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弹簧为锥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弹簧与上述锥形螺母接触端的内径大于上述笔芯的直径,上述弹簧与上述锥形螺母接触端的内径小于上述锥形螺母底端面的直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种按动式笔,包括支撑笔杆、空心随动柱、按动键和笔芯,其中笔芯可为常见的光杆4.2㎜碳素笔芯,无需对其进行特殊改造;支撑笔杆为常见的笔杆。上述空心随动柱、上述按动键和上述笔芯均设于上述支撑笔杆内,支撑笔杆为上述空心随动柱、上述按动键和上述笔芯提供安装空间和保护使用,及手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民,未经杨志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648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