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交T形构造柱支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78351.6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1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坤;孙景辉;张健;朱彦航;郑利涛;刘朝阳;高鹏;韦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七局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7/00;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徐文婷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造 柱支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斜交T形构造柱支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斜交T形构造柱支模结构包括支模模板和对拉加固组件,支模模板包括与两个水平墙体紧贴的竖直模板、分别与对应水平墙体与斜墙体紧贴的第一L形模板和第二L形模板,竖直模板、第一L形模板、第二L形模板用于与两个水平墙体和斜墙体共同围成斜交T形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空间,对拉加固组件设置有三组,用于固定支模模板与墙体。本实用新型的斜交T形构造柱支模结构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与水平墙体和斜墙体适配的第一L形模板和第二L形模板以及对支模模板紧固的对拉加固组件,方便施工且保证了对支模模板的加固质量和混凝土浇筑的浇筑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斜交T形构造柱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构造柱是一种空间架构,具有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防止房屋倒塌的作用,通常设置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等位置。施工中,通常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构造柱与马牙槎同时受力工作,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层出不穷,在各种园林和独特的异形建筑中,斜交T形构造柱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亟需一种便于施工且能够保证斜交T形构造柱模板加固质量和浇筑质量的支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交T形构造柱支模结构,以保证斜交T形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斜交T形构造柱支模结构,包括:
支模模板,包括竖直模板、第一L形模板和第二L形模板,竖直模板设置在两个水平墙体外侧并同时与两个水平墙体紧贴,第一L形模板设置在其中一个水平墙体与斜墙体之间并同时与该水平墙体和斜墙体紧贴,第二L形模板设置在另外一个水平墙体与斜墙体之间并同时与该水平墙体和斜墙体紧贴;竖直模板、第一L形模板、第二L形模板用于与两个水平墙体和斜墙体共同围成斜交T形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空间;第一L形模板和第二L形模板中,其中一个L型模板的模板角为锐角,另一个L形模板的模板角为钝角,并且所述锐角与所述钝角之和为180°;
对拉加固组件,设置有三组,分别连接在水平模板与第一L形模板之间、水平模板与第二L形模板之间以及第一L形模板与第二L形模板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斜交T形构造柱支模结构设置第一L形模板与第二L形模板,使支模结构能够与墙体完全紧贴,通过对拉加固组件,将竖直模板、第一L形模板、第二L形模板与两个水平墙体和斜墙体固定在一起,竖直模板、第一L形模板、第二L形模板用于与两个水平墙体和斜墙体共同围成斜交T形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斜交T形构造柱支模结构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与水平墙体和斜墙体适配的第一L形模板和第二L形模板以及对支模模板紧固的对拉加固组件,方便施工且保证了对支模模板的加固质量和混凝土浇筑的浇筑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L形模板和第二L形模板均为分体式结构,第一L形模板和第二L形模板均包括水平墙体连接板段、斜墙体连接板段以及可拆连接在水平墙体连接板段与斜墙体连接板段之间的拐角连接板段,第一L形模板的拐角连接板段的拐角与第二L形模板的拐角连接板段的拐角之和为180°。
有益效果:方便对部件进行存储与转运,通过替换不同模板角的拐角连接板段可使支模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角度的斜交T形墙体。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墙体连接板段和斜墙体连接板段与拐角连接板段连接的一端以及拐角连接板段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凸台,对应的两个连接凸台之间通过设置的固定螺柱与固定螺母紧固。
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通过设置连接凸台便于保证水平墙体连接板段和斜墙体连接板段与拐角连接板段用于与混凝土接触的平面的平整度,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七局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七局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78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手自动切换机构及电动执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