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铝车轮低压铸造新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89022.1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2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庆;刘坤阳;卜泽龙;张国伟;李响;郎玉玲;刘春海;佟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车轮 低压 铸造 模具 | ||
一种改进的铝车轮低压铸造新模具,包括底模、顶模和边模,顶模的型腔面上从上到下开设有2‑4个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包括开设于法兰面边缘的第一防脱槽、开设于轮辐中段部位的第二防脱槽和开设于轮辐根部的R角位置的第三防脱槽。通过对现有的顶模型腔面进行的合理改进,确保了顶模对毛坯的起模力大于底模对毛坯的抱紧力,从而实现铸件顺利的起模脱模;同时均衡了整个轮辐的受力,减缓了毛坯变形,提升了产品的尺寸精度,优化改进效果显著,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车轮的高精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铝车轮低压铸造新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客户需求的提升,20寸的车轮越来越多,甚至已有24寸的产品开始批量生产。尺寸的增大往往伴随着产品重量的增大,同时,铸造毛坯的重量也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在实际生产中已有毛坯单重50kg的项目开发实例,这给现有的低压铸造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一个生产循环中,模具打开后首先由顶模带动毛坯上升,然后依靠顶杆完成脱模,整个过程简单高效。但随着产品造型的日益复杂化,轮辐增多,角度变小,重量增大,经常会出现开模后毛坯滞留在底模而无法脱模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底模对毛坯的抱紧力大于顶模的起模力造成的,而一旦出现起模不畅的问题,就需要停机处理,这严重的影响了生产的连续性,会使模具系统的温度失去平衡,造成不必要的废品损失。
基于上述分析,针对已经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模具结构进行改进优化,以增大顶模对毛坯的抱紧力,均衡顶、底模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毛坯的顺畅起模,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及高质量稳定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改进的铝车轮低压铸造新模具,可以有效的解决因顶、底模对铸件的作用力不均衡而造成的无法顺畅起模现象,从而提升生产的连续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铝车轮低压铸造新模具,包括底模、顶模和边模,顶模的型腔面上从上到下开设有2-4个凹槽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结构包括开设于法兰面边缘的第一防脱槽、开设于轮辐中段部位的第二防脱槽和开设于轮辐根部的R角位置的第三防脱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呈“L”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脱槽呈深“L”型,第二防脱槽和第三防脱槽呈浅“L”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脱槽、第二防脱槽和第三防脱槽的立面为0°面或者负角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的铝车轮低压铸造新模具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现有的顶模型腔面上增加了一定数量的防脱凹槽结构,加大了顶模与铸件间的摩擦力,使得开模后铸件可以顺畅的和顶模实现同步上升,而不至于滞留在底模上;分段式的凹槽使得轮辐受力均匀,最大程度的减缓了开模过程中的变形,铸件的精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实现了产品的高质量生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铝车轮低压铸造新模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铝车轮低压铸造新模具的第一防脱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铝车轮低压铸造新模具的第二防脱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铝车轮低压铸造新模具的第三防脱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模; 2-顶模;3-边模;21-第一防脱槽;22-第二防脱槽;23-第三防脱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89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抗压防水纸箱
- 下一篇:一种制造耐腐蚀压花铝板幕墙的打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