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电极测试用方壳电芯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91666.4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8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代德明;黄锋;姜嫦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47 | 分类号: | H01M50/147;H01M50/17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冯超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测试 用方壳电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电极测试用方壳电芯。它包括顶盖和裸电芯,所述顶盖上间隔设置有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和参比电极极柱,所述参比电极极柱位于所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之间,所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与裸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连接,所述参比电极极柱的反面设有导电转接片,所述导电转接片连接至裸电芯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方壳电芯顶盖上设置参比电极极柱,无需对方壳电芯顶盖打孔,保障了电芯的气密性,避免了金属碎屑掉入电芯内部的风险。在参比电极极柱的反面布置柔性的导电转接片,将柔性转接片设置为参比电极,封装到电芯内部,电连接引出到参比极柱上,测试安全可靠,良率高,增强了三电极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电极测试用方壳电芯。
背景技术
电化学测试广泛采用一些固定的输入,如恒电流、恒电压、阶梯电势等来获取输出的电信号,从而反映出电极材料的界面结构、界面上的电势分布。
主要分为:1.稳态测试方法;2.暂态测试方法;3.伏安法;4.交流阻抗法等。电极体系是为了排除电极电势因极化电流而产生的较大误差而设计的,它在普通的两电极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了用以稳定工作电极的参比电极。电解池由三个电极组成:工作电极(W)、对电极(C)以及参比电极(R)。W是主要的电极研究和操作对象,R是电势电极的比较标准,而C主要用以通过极化电流,实现对电极的极化。三电极体系可使研究电极表面通过极化电流,又不会妨碍研究的电极电势的控制和测量,可同时实现电势和电流的控制和测量。
当前在锂电池研究中需进行一些三电极测试,而常规的电池封装只有工作电极(W)和对电极(C),即正极与负极接口。在用小软包电芯进行三电极测试的时候通过预埋铜丝再进行封装,铜丝过于细小,且不易固定,在封装过程中极易断裂失效,导致无法完成实验。在用大方壳电芯进行三电极测试的时候因电芯顶盖仅有正极极柱与负极极柱,需在盖板上手工打孔,然后埋入参比电极,同样面临着步骤繁琐,良率极低,测试不够准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三电极测试用方壳电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电极测试用方壳电芯,包括顶盖和裸电芯,所述顶盖上间隔设置有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和参比电极极柱,所述参比电极极柱位于所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之间,所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与裸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连接,所述参比电极极柱的反面设有柔性的导电转接片,所述导电转接片连接至裸电芯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转接片包括连接部和引出部,所述连接部固定于参比电极极柱的反面,所述引出部固定于连接部的一侧并预埋至裸电芯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圆形片状结构,连接部通过焊接固定于参比电极极柱的反面。
进一步地,所述引出部为条状结构,所述引出部表面镀有金属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转接片的材质为铜或银。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转接片的厚度为0.1-1.5mm。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和参比电极极柱均通过铆接或注塑或旋压或焊接方式固定于顶盖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和参比电极极柱与顶盖的固定位置设有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方壳电芯顶盖上设置参比电极极柱,无需对方壳电芯顶盖打孔,保障了电芯的气密性,避免了金属碎屑掉入电芯内部的风险。在参比电极极柱的反面布置柔性的导电转接片,采用柔性铜(或银)转接片替代了常规的铜丝,将柔性转接片设置为参比电极,封装到电芯内部,电连接引出到参比极柱上,测试安全可靠,良率高,增强了三电极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91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