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便携的冷凝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01669.1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8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裕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F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林康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便携 冷凝 | ||
本申请涉及化工冷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便携的冷凝管,其包括外管和设置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形上升的散热翅片,所述内管包括螺旋管和中央管,所述中央管位于所述螺旋管内侧,且所述螺旋管和所述中央管互相连通。本申请具有在提高换热效果的同时,保障冷凝管搬运时的便携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工冷凝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便携的冷凝管。
背景技术
冷凝管是一种用做促成冷凝作用的实验室设备,起到冷凝的作用,利用热传递原理冷凝通入冷凝管内的气体或液体介质。
冷凝管一般包括呈柱状的外管和设置在外管内的呈螺旋状内管,外管上开设冷介质进口和出口,向外管中通入冷介质,内管上开设热介质进口和出口,向内管中通入热介质,热介质与冷介质发生热传递,进而降低热介质的温度。
目前的冷凝管,通常通过增加冷凝管的整体高度,来扩大内管和外管的容量,从而增加单位时间内热介质的流量,以此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效果。虽然可以提高换热效率,但是存在搬运携带十分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冷凝管搬运时的便携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便携的冷凝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便携的冷凝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便携的冷凝管,包括外管和设置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形上升的散热翅片,所述内管包括螺旋管和中央管,所述中央管位于所述螺旋管内侧,且所述螺旋管和所述中央管互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外管中通入冷介质,冷介质沿螺旋形上升的散热翅片流动,向内管中通入热介质,散热翅片增加了内管内、外的热介质和冷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在螺旋管内侧设置中央管,中央管增加了内管的整体容积,扩大了单位时间内热介质的流量,从而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保障外管体积不变,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搬运携带冷凝管。
可选的,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螺旋管的外侧壁上,所述散热翅片边沿与所述外管内侧壁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层散热翅片之间形成冷介质的流动通道,冷介质进入外管后,沿散热翅片逐层流动,增加了冷介质的流动路径,从而使冷介质与热介质的热交换更充分,进一步增加了换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中央管的外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翅片增加了中央管表面的换热面积,从而增加了内管整体的换热面积,进而增加了内管的换热效率。
可选的,相邻两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为中央管长度的1/8-1/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相邻两散热翅片的间距处于上述范围内时,冷凝管的换热效果较优。当相邻两散热翅片的间距较小时,冷介质流动速度较慢,降低换热效率,当相邻两散热翅片的间距较大时,散热翅片面积较小,增加中央管换热面积的效果不明显。
可选的,所述中央管呈螺旋形中央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长了中央管的长度,从而增加了热介质的流动路径,使热介质与冷介质的接触更充分,进而增加了换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中央管管径小于所述螺旋管管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管管径大于中央管管径,使热介质的温度首先在流经螺旋管时被大幅度降低,保障了冷凝管较优的换热效率;热介质进入中央管时,由于中央管管径小于螺旋管管径,因此减少了中央管内热介质的流量,从而保障了中央管的换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内管还包括缓冲管,所述缓冲管连通所述螺旋管顶端与所述中央管顶端,所述缓冲管管径大于所述螺旋管管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裕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裕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016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生产用框式绞线机
- 下一篇:复合流过滤器及弃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