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型结构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06634.7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89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林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雄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牛念 |
地址: | 52820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增强型结构壁管。一种增强型结构壁管,包括管体、第一加强体以及第二加强体,所述第一加强体与所述第二加强体相对设于所述管体外周面且所述第一加强体与所述第二加强体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第一加强体和/或第二加强体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空隙相连通,所述空隙、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中设有用于增强管体环刚度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增加了管体的环刚度,使管体更加牢固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增强型结构壁管。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纯塑的结构壁管以波纹管、缠绕管和克拉管等几大类为主,其中缠绕管又分为普通缠绕管和双高筋缠绕管。其中波纹管,特别是大口径波纹管设备投入巨大,而且口径上也有一定限制。缠绕管无论普通缠绕管还是双高筋缠绕管,其型坯长度较短,导致管材焊接点多。若增加型坯长度,则导致两筋距离远,环刚度降低等缺陷。而且由于焊接需要,双高筋位置形状尺寸和材质受到一定限制。如不能太薄,筋的内外层较难实现使用复合材料。同时会需要对结构壁管上相邻的加强筋进行焊接或者粘接处理,但现有的相邻的加强筋间的连接面积较小,进而使结构壁管的结构存在强度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PP双高筋缠绕管,其主要由两侧带中空腔结构的带材螺旋缠绕并由融胶粘接而成,包括管体及外凸的螺旋状加强体,加强体具有两个中空腔,两中空腔之间为加强立筋;带材包括两侧的中空腔及中间的连接部位,中空腔为复合的双层结构,其中内层为PP层,外层为PE层,PE层包覆PP层。中空腔为复合的双层结构,且PP层为内层,PP层外部包覆PE层,这样带材螺旋缠绕后,中空腔位置会形成螺旋状的PP层的内管,管材螺旋缠绕融胶粘接后,管材相邻侧边粘接,中空腔位置形成了加强体,加强体具有两PP层的内管,从而获得高的环刚度。
该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融胶将管材上相邻的加强体相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管材获得较高的环刚度,但依然存在相邻加强体间的连接面积较小,进而使结构壁管的结构存在强度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结构壁管上相邻加强件间的连接面积较小的问题,提供一种增强型结构壁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强型结构壁管,包括管体、第一加强体以及第二加强体,所述第一加强体与所述第二加强体相对设于所述管体外周面且所述第一加强体与所述第二加强体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第一加强体和/或第二加强体上设有若干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空隙相连通,所述空隙、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中设有用于增强管体环刚度的连接件。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件将第一加强体与第二加强体连接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管体的环刚度,同时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的设置可以增大连接件与第一加强体和/或第二加强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了管体的环刚度,使管体更加牢固可靠。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体上设有若干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加强体上设有若干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关于所述空隙的中轴线对称设于所述空隙的两侧。在本技术方案中,若干第一凹槽等间隔设置在第一加强体靠近第二加强体的一侧,相同数目的第二凹槽对应设置在第二加强体靠近第一加强体的一侧,这样可以方便将连接件设置在空隙以及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中;此外,第一加强体上设置第一凹槽但第二加强体不设置第二凹槽以及第一加强体上不设置第一凹槽但第二加强体设置第二凹槽同样在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同时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关于空隙的中轴线不对称以及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不等间隔设置在第一加强体和/或第二加强体上的情况也在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体和/或所述第二加强体为中空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加强体以及第二加强体均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一加强体和第二加强体抗形变的能力,同时当管体受到压力以及震动时,中空结构仍可以使第一加强体以及第二加强体保持很好的环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雄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雄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06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