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息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29667.3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0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任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宇红 |
主分类号: | G11B7/1384 | 分类号: | G11B7/1384;G11B7/1372;G11B7/1362;H04B10/2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孙宝芸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山区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息 存储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全息存储装置,其激光器发出激光光束的传输光路上依次设置色散光学器件、空间光调制器和全息存储介质;色散光学器件用于当激光光源发出激光光束波长变化时,将激光光束预先偏转预设角度,补偿因空间光调制器色散引起的激光光束的偏转角度;其能使投射到空间光调制器的激光光束预先偏转设定角度,以补偿空间光调制器出射光的角度偏转,使空间光调制器出射光方向不变,稳定光束传播方向,减少装置调节负担,降低成本;能不受光源激光光束波长变化量的限制,无需另外增加机构来调整偏移量,减少装置器件数量,简化装置结构,减少装置体积和占用空间;能提高存储密度,实现稳定高密度数据存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息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数据时代对存储提出更高要求,磁存储技术密度已经达到物理极限,且媒体寿命太短。传统光存储寿命虽长,由于其记录密度依赖于光盘上的光刻点尺寸的大小,而光刻点之间必须分离,不可覆盖交错,加之目前的光刻点尺寸已达到物理极限,无法产生更小的光刻点。全息存储通过三维存储方式可以提高存储密度,虽然被誉为新一代的存储方式,但是就目前已经实验验证的结果来看,距离理论密度还有很大差距。
全息存储通过记录激光干涉在三维空间中形成的干涉条纹来提高信息存储密度。在全息存储装置中,需要将用户数据变成全息记录所需的二维图像,再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将二维图像调制到激光束中,并产生干涉后,进行全息记录。为了解决成本或补偿材料皱缩等问题,通常采用波长可变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如果激光束与空间光调制器面之间存在角度,则当激光波长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衍射色散引起的光束方向改变现象,导致光路光轴偏移,严重时会导致光路系统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出全息存储装置,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提高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全息存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全息存储装置,包括激光光源,所述激光光源发出激光光束的传输光路上依次设置色散光学器件、空间光调制器和全息存储介质;所述色散光学器件用于当所述激光光源发出激光光束波长变化时,将所述激光光束预先偏转预设角度,补偿因所述空间光调制器色散引起的所述激光光束的偏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全息存储装置,利用具有与空间光调制器相近色散率效果的色散光学器件,使得该色散光学器件的色散效应与空间光调制器的色散方向相反。由于该色散光学器件的色散率与空间光调制器的色散率相近,当激光光源光源发出的激光光束波长改变时,该色散光学器件将投射到空间光调制器的入射光预先偏转一个角度,则偏转该角度后的激光光束通过空间光调制器被色散后的出射光,仍然能够保证沿着原来的光轴稳定传播,从而达到衍射色散的补偿效果。
一种具体方案为:所述色散光学器件为光栅式色散光学器件,所述光栅式色散光学器件为光栅式反射镜或光栅式透射镜。
另一种具体方案为:所述色散光学器件为棱镜式色散光学器件,所述棱镜式色散光学器件为色散透射棱镜或色散反射棱镜。
可以更具体的,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和所述全息存储介质之间设置偏光分光镜;所述偏光分光镜透射光的传输光路上设置分色分光镜,所述分色分光镜透射光的传输光路上设置全息存储介质,所述分色分光镜反射光的传输光路上设置分光镜片,所述分光镜片透射光的传输光路上设置光电探测器,所述分光镜片反射光的传输光路上设置半导体激光器;所述偏光分光镜反射光的传输光路上设置图像接收器。
本申请的全息存储装置,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具有色散效果的色散光学器件,当激光光源波长发生变化时,能够使得投射到空间光调制器的激光光束预先偏转设定角度,从而使得空间光调制器出射光的角度偏转方向获得补偿,使得空间光调制器出射光的方向保持不变,稳定光束传播方向,减少装置系统的调节负担,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宇红,未经任宇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29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