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外包的光纤带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30947.6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6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包耀文;王晓艳;吴杰;王喆;黄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电线缆(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导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5 | 代理人: | 马铃琳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外包 光纤 光缆 | ||
1.一种弹性外包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1)、缆芯(3)和光纤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3)由缆芯主体(31)构成,缆芯主体(31)外缘周围形成多个开口的容纤槽(32),容纤槽(32)内设有光纤带体(2),相邻两个容纤槽(32)之间形成一个卡槽(33),每个卡槽(33)向缆芯外侧形成一个嵌入槽(34),所述其中一个容纤槽(32)与左侧的卡槽(33)之间还形成一个开口的容纳槽(36),缆芯主体(31)内形成一个外护层容腔(38),外护层容腔(38)与容纳槽(36)之间通过出布道(37)连通;所述外护层(1)由外护层主体(11)、限位杆(12)和布轴(15)构成,外护层主体(11)的一端与布轴(15)侧壁连接,且外护层主体(11)卷绕于布轴(15)上,外护层主体(11)的另一端与限位杆(12)侧壁连接,布轴(15)位于外护层容腔(38)内,外护层主体(11)穿过出布道(37),所述限位杆(12)外径小于卡槽(33)的外径,大于嵌入槽(34)的宽度,布轴(15)和限位杆(12)的外径大于出布道(37)的宽度;所述外护层主体(11)具有弹性,限位杆(12)卡入与容纳槽(36)左侧相邻的卡槽(33)内,此时外护层主体(11)处于拉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外包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主体(31)外壁设有第二毛刺层(39),外护层主体(11)内壁为毛面,并可与第二毛刺层(39)粘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外包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纤槽(32)开口处两端设有一个第三限位块(35),第三限位块(35)端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光纤带体(2)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性外包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除卡入限位杆(12)外的其余卡槽(33)内,至少设有一个电单元(4)。
5.一种弹性外包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1)、缆芯(3)和光纤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3)由缆芯主体(31)构成,缆芯主体(31)外缘周围形成多个开口的容纤槽(32),容纤槽(32)内设有光纤带体(2),相邻两个容纤槽(32)之间形成一个卡槽(33),每个卡槽(33)向缆芯外侧形成一个嵌入槽(34),所述其中一个容纤槽(32)与左侧的卡槽(33)之间还形成一个开口的容纳槽(36),缆芯主体(31)内形成一个外护层容腔(38),外护层容腔(38)与容纳槽(36)之间通过出布道(37)连通,所述外护层容腔(38)侧壁上至少形成多个第二限位槽(310);
所述外护层(1)由外护层主体(11)、限位杆(12)和布轴(15)构成,外护层主体(11)外壁为毛面,外护层主体(11)的一端与布轴(15)侧壁连接,且外护层主体(11)卷绕于布轴(15)上,外护层主体(11)的另一端与限位杆(12)侧壁连接,位于限位杆(12)一侧的外护层主体(11)内壁上还设有第一毛刺层(17),第一毛刺层(17)可与外护层主体(11)外壁粘连,布轴(15)位于外护层容腔(38)内,外护层主体(11)穿过出布道(37),所述布轴(15)两端各形成多个第一限位槽(16),布轴(15)两端还形成螺纹,布轴(15)两端套有挡片(13),所述挡片(13)由挡片主体(131)和位于挡片主体(131)周围的第一限位块(132)构成,第一限位块(132)的与第二限位槽(310)数量相同,位置对应,挡片主体(131)中心形成一个中孔(133),中孔(133)内的挡片主体(131)上设有第二限位块(134),第二限位块(134)与第一限位槽(16)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布轴(15)两端的螺纹上啮合有螺母(14);护层主体(11)绕缆芯(3)缠绕圈数大于一圈,并用第一毛刺层(17)粘连外护层主体(11),此时第二限位块(134)卡入对应的第一限位槽(16),第一限位块(132)卡入对应的第二限位槽(310)内,并用螺母(14)紧固,防止布轴(15)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性外包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主体(31)外壁设有第二毛刺层(39),外护层主体(11)内壁为毛面,并可与第二毛刺层(39)粘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电线缆(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电线缆(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309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硫酸钾的装置系统
- 下一篇:一种槽式消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