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将固化剂喷射至桩孔泥浆底部的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32742.1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0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张领帅;刘峻滕;林松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B05B15/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周婷;杨茵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化剂 喷射 至桩孔 泥浆 底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础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将固化剂喷射至桩孔泥浆底部的喷射装置,包括空压机、喷射器、输送管、连接管;空压机通过连接管与喷射器的一端相连通,喷射器的另一端连接输送管,输送管延伸至桩孔泥浆底部;喷射器设有内腔,喷射器上设有第一进料斗、第二进料斗,第一进料斗与第二进料斗之间设有筛网,第二进料斗与内腔相连通;操作时,将固化剂置于第一进料斗内,通过筛网筛除掉粗颗粒,剩下的固化剂穿过筛网掉入第二进料斗内,随后落入内腔,空压机则产生高压空气将内腔内的固化剂沿着输送管输送至桩孔泥浆底部,从而顺利将固化剂送至桩孔泥浆底部,操作简便,并可有效防止输送管堵塞,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桩基础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将固化剂喷射至桩孔泥浆底部的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桩基工程施工中,大多建筑物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钢管柱。即,首先在地面采用钻机钻孔,在钻好的桩孔内注入调制好的膨润土泥浆,可有效防止桩孔的孔壁坍塌。当桩孔至设计桩底标高后,在充满膨润土泥浆的桩孔内吊放安装钢筋笼,然后安装浇灌导管,将混凝土灌入孔底,这样便形成了钢筋混凝土钢管柱。由于一般的钢管柱的桩顶位于地面以下10-20m位置,这样当浇灌混凝土至设计桩顶标高后,上部桩孔内还有10-20m深度的流动状态的泥浆。下部为填充钢筋笼和混凝土形成钢管柱的一段,为有效桩段;上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桩孔范围通常称为空桩段,空桩段一般充满流态的膨润土泥浆。一般的钢管柱的桩径较大,在1.5~3.0m之间,如果对这些浇筑完混凝土的桩孔内的彭润土泥浆不进行处理,即会导致施工场地中形成一个个充满彭润土泥浆的桩孔洞。桩孔洞内的彭润土泥浆深度在10~20m之间,不仅形成安全隐患,还会导致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无法行走,或导致机械设备翻倾或倾倒的问题。
对于这类充满彭润土泥浆的桩孔洞,目前有学者对空桩段的彭润土泥浆采用水泥进行固化,但是由于水泥与细颗粒的彭润土泥浆反应效果不充分,导致水泥掺量较高,且加固彭润土泥浆后的强度较低,固化反应缓慢,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基于以上工程现状,目前通过在桩孔中空桩段的膨润土泥浆加入固化剂,该固化剂与以细颗粒为主的膨润土泥浆物理、化学反应充分,固化剂掺量较少,固化膨润土泥浆后的强度较高,且固化反应速度快,但是目前由于固化剂中存在粗颗粒,经常导致管道堵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将固化剂喷射至桩孔泥浆底部的喷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喷射装置无法筛除粗颗粒,易导致管道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于将固化剂喷射至桩孔泥浆底部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压机、喷射器、输送管、连接管;所述空压机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喷射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喷射器的另一端连接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延伸至桩孔泥浆底部;所述喷射器设有内腔,所述喷射器上设有第一进料斗、第二进料斗,所述第一进料斗与所述第二进料斗之间设有筛网,所述第二进料斗与所述内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射器上设有一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斗正对所述进料口布置,所述第一进料斗设于所述第二进料斗的上方。
进一步的,从上至下,所述第一进料斗、所述第二进料斗的直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料斗的外周设有振动棒。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料斗上设有环边,所述环边环绕所述第二进料斗的内壁布置,所述环边与所述第二进料斗的内壁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第一进料斗的下端嵌入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料斗的上端设有搭接口,所述搭接口上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进料斗的中部,并朝向所述筛网的方向倾斜布置;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进料斗的方向延伸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喷射器的外表面呈方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腔的内壁呈圆柱状。
进一步的,所述筛网设有所述第一进料斗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32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