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光学方法再现彩虹的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32911.1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7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朋波;涂余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22 | 分类号: | G09B23/22 |
代理公司: |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隋秀文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光学 方法 再现 彩虹 观测 装置 | ||
一种采用光学方法再现彩虹的观测装置,属于物理光学领域,能够再现整圆形彩虹,观测彩虹位置随照射角度的变化,模拟日出到日落太阳光照射水滴形成彩虹的全过程。观测装置包括底座、暗箱、及位于暗箱内的180度弧形滑轨支架,光源固定架,透明玻璃球,透明玻璃球支架,白光光源,半透明白屏。滑轨支架与底座固接,光源固定架卡在滑轨支架,白色光源和半透明白屏固定在光源固定架上,暗箱放底座上,透明玻璃球放在透明玻璃球支架上,白光光源能实现入射光从水平到垂直入射透明玻璃球,在半透明白屏上重现整个彩虹及彩虹现象随照射角度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理光学领域,涉及一种采用光学方法再现彩虹的观测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可观测日出到日落再现彩虹装置。
背景技术
彩虹是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彩虹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自然界看到雨后彩虹通常是上午或下午而不是中午。彩虹形成原理涉及到物理中光的折射、反射和色散等知识,学生或大众对彩虹形成存在认识难度。
目前产生彩虹的装置,大多采用三棱镜或光栅,喷水雾等方法演示彩虹形成,演示效果较差,与真实彩虹形成原理相差大,且受观测角度限制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日出到日落再现彩虹装置,该装置利用点光源发出光线模拟太阳,通过180度滑轨实现入射光从水平到垂直入射透明玻璃球,形成整个圆形彩虹及演示彩虹现象随照射角度的变化,真实再现自然界中太阳光照射水滴形成的彩虹。本实用新型设计和使用简便,现象清晰,能够实现对彩虹的观测和彩虹形成影响因素的探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用光学方法再现彩虹的观测装置,所述观测装置能够再现整圆形彩虹,观测彩虹位置随照射角度的变化,模拟日出到日落太阳光照射水滴形成彩虹的全过程。
所述的观测装置包括底座8、暗箱7、及位于暗箱7内的180度弧形滑轨支架1,光源固定架2,透明玻璃球3,透明玻璃球支架4,白光光源5,半透明白屏6。
所述的180度弧形滑轨支架1的两端与底座8固接。
所述的透明玻璃球3放在透明玻璃球支架4上,透明玻璃球支架4置于弧形滑轨支架1 的弧形中部下方,且固定于底座8上。
所述的光源固定架2嵌在180度弧形滑轨支架1上,光源固定架2能够在滑轨支架1上滑动。
所述的白色光源5和半透明白屏6均固定在光源固定架2上,白色光源5和半透明白屏 6之间的距离可调;且半透明白屏6靠近透明玻璃球3。所述的半透明白屏6中部设有通孔,用于通过白光光源5的光。
所述的暗箱7为底部开口的箱体结构,放置于在底座8上,用于遮挡外界光线作用,保证彩虹现象清晰呈现在半透明白屏6上。
进一步的,所述白光光源为点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玻璃球3的直径大小在10mm-100mm。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固定架2上设有固定螺母,白光光源5通过螺母与光源固定架2固定,可固定多种型号手电光源,实现白光光源与透明玻璃球3的距离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半透明白屏6可方便取下或安装,取下半透明白屏6后,能实现在白墙或幕布上形成更大的整个圆形多级彩虹。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过程及原理为:
白光光源5可通过在180度弧形滑轨支架1上的滑动,实现其出射光照射角度从水平到垂直照射透明玻璃球3,出射光中心正对透明玻璃球3球心,光线首先照射到透明玻璃球3 上,一部分光将进入透明玻璃球3内且发生折射,折射的光线照射到玻璃球另一端的内表面时发生一次反射,然后该反射光线从玻璃球某位置射出且发生折射,最终射出的光线照射到半透明白屏6上,形成颜色外红内紫圆形的七彩光谱,便是人类常见的彩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32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