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52437.9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07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1/02 | 分类号: | H02K41/02;H02K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杨俊波;于靖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致动器 | ||
电动致动器,其具有:可动件,其具有轴和铁芯体,该可动件可沿轴向移动;线圈,其包围铁芯体;壳体;磁铁,其位于线圈的径向内侧或线圈的径向外侧;及非磁性体制成的引导部件,其呈包围铁芯体的筒状。引导部件将铁芯体支承为能够沿轴向移动。壳体具有:周壁部,其位于线圈的径向外侧,包围线圈;第1轴向壁部,其位于线圈的轴向一侧;及第2轴向壁部,其位于线圈的轴向另一侧。第1轴向壁部具有供轴沿轴向通过的第1贯通孔。第2轴向壁部具有供轴沿轴向通过的第2贯通孔。第1贯通孔对轴进行支承,以使轴能够沿轴向移动。第2贯通孔的内径与轴中的通过第2贯通孔的部分的外径之差大于第1贯通孔的内径与轴中的通过第1贯通孔的部分的外径之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致动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分别安装有励磁线圈的两个筒状绕线架和被夹持在两个筒状绕线架之间的永久磁铁的螺线管。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8-2968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螺线管中,由于将分别安装有励磁线圈的两个筒状绕线架沿轴向排列配置,因此存在螺线管的轴向尺寸大型化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能够在轴向上小型化的结构的电动致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一个方式具有:可动件,其具有沿着在轴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和固定于所述轴的磁性体制成的铁芯体,该可动件能够沿轴向移动;线圈,其位于所述铁芯体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铁芯体;磁性体制成的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铁芯体和所述线圈;磁铁,其收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该磁铁位于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或所述线圈的径向外侧;以及非磁性体制成的引导部件,其位于所述铁芯体的径向外侧,该引导部件呈包围所述铁芯体的筒状。所述引导部件将所述铁芯体支承为能够沿轴向移动。所述壳体具有:周壁部,其位于所述线圈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线圈;第1轴向壁部,其位于所述线圈的轴向一侧;以及第2轴向壁部,其位于所述线圈的轴向另一侧。所述第1轴向壁部具有供所述轴沿轴向通过的第1贯通孔。所述第2轴向壁部具有供所述轴沿轴向通过的第2贯通孔。所述第1贯通孔对所述轴进行支承,以使所述轴能够沿轴向移动。所述第2贯通孔的内径与所述轴中的通过所述第2贯通孔的部分的外径之差大于所述第1贯通孔的内径与所述轴中的通过所述第1贯通孔的部分的外径之差。
在上述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中,所述第2贯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1贯通孔的内径。
在上述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中,所述第1轴向壁部具有位于所述铁芯体的轴向一侧的第1铁芯部,所述第2轴向壁部具有位于所述铁芯体的轴向另一侧的第2铁芯部,所述第1铁芯部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中的沿轴向观察时与所述铁芯体重叠的部分的面积比所述第2铁芯部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中的沿轴向观察时与所述铁芯体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大,所述第1贯通孔设置于所述第1铁芯部,所述第2贯通孔设置于所述第2铁芯部。
在上述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中,所述引导部件在轴向上位于所述第1铁芯部与所述第2铁芯部之间。
在上述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中,所述第1铁芯部具有与所述引导部件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嵌合的第1嵌合部,所述第2铁芯部具有与所述引导部件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嵌合的第2嵌合部。
在上述方式的电动致动器中,所述磁铁位于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所述引导部件位于所述磁铁与所述铁芯体的径向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能够使电动致动器在轴向上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和与电动致动器连结的臂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示出可动件位于最上侧的状态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52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