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渣槽的溢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75717.1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89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众能(浙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3/024 | 分类号: | F16L23/024;F16L23/18;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地址: | 3251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除渣槽的溢流管,溢流管包括设置在除渣槽一侧的第一管(1),第一管(1)的一端连接有设置在直管上端的第二管(2),所述的第一管(1)的一端设有内螺纹部(3),内螺纹部(3)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部(4),所述的第二管(2)的端部设有卡槽(5),卡槽(5)内设有环形件(6),环形件(6)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部(7),第一环形部(4)与第二环形部(7)位置对应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8)。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油设备领域,特别是除渣槽的溢流管。
背景技术
厨房餐饮废水排放不同于普通的污水排放,首先需要进行油水分离,因此研发人员针对该情况涉及出了隔油提升设备。例如公开号为CN21461166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具有管路排气装置的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设置有油液分离箱,油液分离箱的上部设有渣液分离箱,所述的油液分离箱包括上部的油箱和下部的污水箱,所述油液分离箱的一侧设有污水提升箱,所述的油液分离箱上设有溢流管,污水提升箱通过溢流管与油液分离箱相连接。但是其渣液分离箱处并没有设置溢流结构,这可能导致箱内的污水液面过高,影响除渣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渣槽的溢流管。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溢流除渣槽内的流液,且管路连接简单,密封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除渣槽的溢流管,溢流管包括设置在除渣槽一侧的第一管,第一管的一端连接有设置在直管上端的第二管,所述的第一管的一端设有内螺纹部,内螺纹部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部,所述的第二管的端部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环形件,环形件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部,第一环形部与第二环形部位置对应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部与第二环形部之间的主体部,主体部的一端设有圆环部,主体部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部,圆环部紧贴第二管的内壁,外螺纹部与内螺纹部相配合,第一环形部、第二环形部以及主体部上穿有螺栓;所述的第二管内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
上述的除渣槽的溢流管中,所述的第一环形部处设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前述的除渣槽的溢流管中,所述的密封件的内壁上设有耐腐蚀涂料层。
前述的除渣槽的溢流管中,所述的第一管与第二管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密封槽内放入第一密封圈,将环形件一端卡入卡槽内,第一管内旋入封闭件,再将环形件紧贴住第一管的第一环形部,圆环部与第二管的内壁相紧贴,在第一环形部、第二环形部以及主体部上插入螺栓,完成溢流管的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密封效果好,除渣槽内的污水能够有效溢流出,使得除渣箱内的液面高度维持在一定高度,保证除渣效果。
2、所述的第一环形部处设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提高密封件与第一管之间的密封性。
3、所述的第一管与第二管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加快污水的流动,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密封件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第一管,2-第二管,3-内螺纹部,4-第一环形部,5-卡槽,6-环形件,7-第二环形部,8-密封件,9-主体部,10-圆环部,11-外螺纹部,12-螺栓,13-第一密封槽,14-第一密封圈,15-第二密封槽,16-第二密封圈,17-除渣槽,18-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众能(浙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科众能(浙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75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勾盖梁式增设牛腿
- 下一篇:智能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