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17941.2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4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甘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77/00 | 分类号: | A01K7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梁亚静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金融港一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捕捞装置,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人工捕捞运输费事费力、捕捞量限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捕捞装置,包括捞网本体、设置在捞网本体相对两侧的吊挂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捞网本体上且位于吊挂组件中间的延伸杆。本实用新型虽然需要人工进行捕捞,但捕捞后将吊环挂在起重设备的吊钩上,后续工作由起重设备完成,对单次捕捞量没有限制,并且通过选用不同大小的捕捞装置,可以定量捕鱼,在起重设备吊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再次捕捞,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捞鱼用捕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养殖鱼池面积大,鱼量较多时,在不伤鱼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人工用捞网捕捞并转移到运输箱内,而通过人工捕捞和运输具有如下不足:
1、重复性劳动量大,对工人体力要求较高;
2、受人力的影响,单次捕捞数量有限,捕捞速度较慢,需多次捕捞;
3、传统的捕捞装置无法配合起吊设备进行捕捞,自动化水平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捕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捕捞装置,包括捞网本体、设置在所述捞网本体相对两侧的吊挂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捞网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吊挂组件中间的延伸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捞网本体包括顶部和底部敞口的织网、安装在所述织网顶部口处用以撑开所述织网口部的边框、安装在所述织网底部口处的收缩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织网和所述边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织网一侧具有钩环,靠近所述边框一侧设置有钩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框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连接件上位于所述钩头和所述钩环之间还设置有强力磁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挂组件包括拉绳和挂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绳为三条,分别连接在所述捞网本体的两端和中间;所述挂环位于所述捞网本体一侧中部并与三条所述拉绳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捞网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延伸杆为可伸缩结构,通过螺纹与所述连接头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杆包括至少三节伸缩杆,相邻两节所述伸缩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织网为上大下小的椎体结构,且所述织网底部为斜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织网采用涤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捞装置,虽然需要人工进行捕捞,但捕捞后将吊环挂在起重设备的吊钩上,后续工作由起重设备完成,对单次捕捞量没有限制,并且通过选用不同大小的捕捞装置,可以定量捕鱼,在起重设备吊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再次捕捞,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捕捞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捕捞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17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销位置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客车用带灯光的侧窗立柱装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