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覆铜板板面胶粉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24042.5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74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建滔电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H05K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板 板面胶粉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覆铜板板面胶粉除尘装置,针对生产过程中的覆铜板粘附胶粉提出本方案,涉及覆铜板技术领域,沿铜板板材传输路径布置有粘尘胶滚筒,所述粘尘胶滚筒上侧设有粘尘纸滚筒;粘尘胶滚筒两端设有粘尘胶滚筒连接机构,粘尘纸滚筒两端设有粘尘纸滚筒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铜板板面胶粉除尘装置通过粘尘胶滚筒吸附铜板板材表面的胶粉,避免其进入后续的堆叠收板工序时表面被胶粉擦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铜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铜板板面胶粉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覆铜板是将补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称为覆铜箔层压板,又叫基材。当它用于多层板生产时,也叫芯板。覆铜板是电子化工及通讯行业的基础材料,主要用于加工制造印制电路板(PCB),广泛用在电视机、收音机、电脑、计算机、移动通讯等电子产品领域。PCB板的主要材料是覆铜板,而覆铜板是由基板、铜箔和粘合剂构成的。基板是由高分子合成树脂和增强材料组成的绝缘层板;在基板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导电率较高、焊接性良好的纯铜箔。
在传统覆铜板板材生产过程中,覆铜板铜箔表面的外观品质不良主要缺陷有:压坑、钢痕、皱折、穿孔、刮伤、氧化、白点等,引起覆铜板外观品质不良最重要的因素是覆铜板镜面钢板表面被污染,比如钢板表面有刮伤、胶迹、杂物、粉尘等,用表面被污染的镜面钢板生产出来的覆铜板,铜面会出现以上品质不良,无法出货给下游客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5G通信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已越来越普及。5G时代的到来,极大的促进了电子化学品、电子通讯产品等相关消费的快速增长。但同时,PCB板的厂家也对覆铜板的供货要求越来越高,客户提出了几乎接近于零瑕疵的外观品质要求,不但是不能出现上述常见的压坑、皱折、钢痕等不良外观,对板材铜面还提出了新的要求,铜面不能有任何刮花,即使是细微的擦花,客户也无法接受。而要做到满足客户外观零瑕疵的品质要求,就必须要解决覆铜板材铜面擦花问题。
在覆铜板材生产过程中,板材铜面刮花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设备撞板,即板材在生产输送过程中追尾相撞会造成板材铜面刮花,吊车吸嘴破损,导致板材在空中脱落也会造成板材铜面擦花,还有叉车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卡板变形,叉车行走时板材两边抖动也会造成板材铜面擦花。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会造成板材铜面大量擦花,这个环节就是裁切线剪床剪切板材后的残留胶粉吸附在板材铜面上造成的铜面擦花。这些胶粉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干净,当板材流入到后段工序时,这些粘附了胶粉的板材会一张一张的堆叠起来,把胶粉压在相邻两张板材的铜面上,随着板材堆叠数量的增加,板材越来越重,这时底层的部分板材铜面很有可能会被胶粉擦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铜板板面胶粉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覆铜板板面胶粉除尘装置,沿铜板板材传输路径布置有粘尘胶滚筒,所述粘尘胶滚筒上侧设有粘尘纸滚筒;粘尘胶滚筒两端设有粘尘胶滚筒连接机构,粘尘纸滚筒两端设有粘尘纸滚筒连接机构;所述粘尘胶滚筒连接机构连接粘尘胶滚筒升降机构,粘尘纸滚筒连接机构连接粘尘纸滚筒升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尘胶滚筒升降机构为粘尘胶滚筒升降气缸,粘尘纸滚筒升降机构为粘尘纸滚筒升降气缸;
所述粘尘胶滚筒连接机构包括轴承固定轴套和粘尘胶滚筒关节连接机构;所述粘尘胶滚筒内设有滚筒轴;所述滚筒轴两端均分别按远离粘尘胶滚筒的方向依次连接轴承固定轴套和粘尘胶滚筒关节连接机构;位于滚筒轴两端的所述轴承固定轴套将滚筒轴夹在中间,所述粘尘胶滚筒关节连接机构远离粘尘胶滚筒的一端与粘尘胶滚筒升降气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粘尘纸滚筒连接机构包括轴心张紧套、气缸连接支架和轴心锁紧套;还包括轴心,轴心穿过粘尘纸滚筒中部,所述轴心两端部均分别按远离粘尘纸滚筒的方向依次连接轴心张紧套、气缸连接支架和轴心锁紧套,所述气缸连接支架与粘尘纸滚筒升降气缸连接;位于粘尘纸滚筒两端的轴心张紧套将粘尘纸滚筒夹在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建滔电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建滔电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240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