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刀具热装设备的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35894.4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83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彭杨文;何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希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凯粤智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8 | 代理人: | 牛瑞婷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刀具 装设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刀具热装设备的加热装置,包括底座、加热组件及装夹组件,底座安装在刀具加热设备的机台上,底座上开设有供刀柄穿设的通孔,加热组件包括固定座、加热圈及隔磁环,固定座设置在通孔的上方,加热圈内置固定座,隔磁环盖设加热圈,装夹组件包括支承座与夹座,支承座设置在通孔的下方,夹座安装在支承座上,夹座用于放置刀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刀具热装设备的加热装置,通过采用非接触式的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对刀柄进行加热,可以避免刀柄的表面被氧化,有利于延长刀柄的使用寿命,而且加热效率高、能耗损耗小,有利于节能,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加热温度可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热装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刀具热装设备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传统刀柄在安装刀具时,是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紧固部件机械地将刀具固定在刀柄一端端头的刀具夹持部件上,这样不仅需要制作刀柄和夹持刀具的专属夹持部件,同时由于固定刀具时使用的螺栓或螺钉,无疑降低了安装和拆卸刀具时的效率。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研发刀具的热装设备及刀柄,通过金属的热涨冷缩的原理,来实现刀具的装夹与拆卸。
刀柄热装系统的原理利用刀柄(特殊不锈钢)和刀具(硬质合金)的热膨胀系数之差,来强力且高精度夹紧刀具,刀柄材料采用热膨胀系数很大的热装专用特殊不锈钢实现300℃的高温热装。公开号为CN 2042626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刀柄加热器,其包括加热枪与加热枪本体且分别设置有升降支架的内外侧,加热枪的正下方的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一用于固定刀具的底座,加热枪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自动风冷装置的电磁阀,加热枪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枪电连接工作平台上的电控箱,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加热效率,且加热控制更加准确;但这类加热器结构复杂,且采用加热枪直接与刀柄接触式加热,容易造成刀柄表面氧化,甚至损坏刀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刀具热装设备的加热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刀柄非接触式加热,而且加热效率高的特点,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刀具热装设备的加热装置,包括底座、加热组件及装夹组件,所述底座安装在刀具加热设备的机台上,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刀柄穿设的通孔,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固定座、加热圈及隔磁环,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加热圈内置所述固定座,所述隔磁环盖设所述加热圈,所述装夹组件包括支承座与夹座,所述支承座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下方,所述夹座安装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夹座用于放置刀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加热圈、隔磁环及夹座同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圈为螺旋状线圈,所述加热圈内设供冷却液流通的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导轨与第一动力元件,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座滑设所述导轨,所述第一动力元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动力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一动力元件用于提供固定座滑动所需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间隔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两个所述导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元件为气缸或者油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内置所述固定座,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加热圈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夹组件还包括第二动力元件,所述第二动力元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承座与所述第二动力元件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动力元件为气缸或者油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希普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希普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35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