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刀轮自带动力的黑木耳菌棒开口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44870.5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4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汇;于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杜特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黑木耳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刀轮自带动力的黑木耳菌棒开口机,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在的黑木耳菌棒开口机加工速度较慢,容易对菌棒造成损伤的问题,包括固定方盘;所述固定方盘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共四个刀轮支撑架;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和第二转轴的底端外侧均设置有一个伞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还设置有一个圆柱齿轮;所述固定方盘的前侧还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一根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左端和第四转轴的左端均固定设置有一个链轮,且这两个链轮外侧设置有一根传动链。本装置整机体积小,而且开口速度也较快,开口质量好,同时在传送时不会对菌棒造成较大的挤压,因此也就能够避免菌棒损伤,还可以配套任何传输设备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刀轮自带动力的黑木耳菌棒开口机。
背景技术
给黑木耳菌棒开口是黑木耳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几年来,黑木耳菌棒开口从人工刀片划口、手动机器开口逐渐转变到电动机器开口,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目前用户普遍使用的电动开口机,整机结构为开口机头部分和动力部分。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黑木耳菌棒开口机有些采用直线往复运动推动菌棒进入开口机头,但是这样加工时速度不够快,而且和菌棒传输设施无法连接使用,还有一些通过上下设置的传输带对菌棒施加压力夹持菌棒进入开口机头,但是传输带对菌棒的压力通常较大,对菌棒有一定伤害。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刀轮自带动力的黑木耳菌棒开口机,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刀轮自带动力的黑木耳菌棒开口机,以解决现在的黑木耳菌棒开口机加工速度较慢,容易对菌棒造成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刀轮自带动力的黑木耳菌棒开口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刀轮自带动力的黑木耳菌棒开口机,包括固定方盘;所述固定方盘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共四个刀轮支撑架;四个所述刀轮支撑架的前端均转动安装有一组刀轮;所述固定方盘的前侧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一根第一转轴、一根第二转轴、一根第三转轴和一根第四转轴,且四根转轴分别穿过四个刀轮支撑架;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外接动力链轮;所述固定方盘的前侧还固定设置有两个伞齿轮架;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和第二转轴的底端外侧均设置有一个伞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顶端外侧和第四转轴的外侧也均设置有一个伞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还设置有一个圆柱齿轮;所述固定方盘的前侧还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一根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右端也固定设置有一个圆柱齿轮;所述连接转轴的左端和第四转轴的左端均固定设置有一个链轮,且这两个链轮外侧设置有一根传动链。
进一步的,所述刀轮的中间位置均设有链轮,转轴嵌入刀轮支撑架内部的部分也均设有链轮,刀轮与转轴也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方盘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圆孔,且四组刀轮呈环形排列安装在固定方盘中间的圆孔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刀轮共四组,且左右对称的两组刀轮在旋转时为反向旋转,上下对称的两组刀轮在旋转时也为反向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伞齿轮均为同样规格的齿轮,两个圆柱齿轮也为同样规格的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刀轮的外侧均等距设置有若干细圆柱状结构,且这些细圆柱的端部均为锥形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杜特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杜特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44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陶瓷表面的清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综合UV杀毒的家用超声波清洗机